“慢慢来,会比较快。”这是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冠军张智勇的人生信条,让张智勇从街头少年蝶变为中国BMX运动的标杆人物。
“中国BMX第一人”“中国BMX金童”“中国最早极限运动推广大使”……在自由式小轮车领域,张智勇拥有着许多称号。随着2025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的临近,让我们一起走近前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国家队队员,现任东莞黄江体校自由式小轮车主教练张智勇的故事。
南方+:你是如何与BMX运动结缘的?
张智勇:在12岁那年,非常巧,在我玩滑板的地方遇到了一帮骑小轮车的前辈,才有机会认识到小轮车这个运动,当时深深地被吸引到了。一开始没有把它当成专业运动去骑,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上学路上比较帅的代步工具,后来才发现可以用这辆车做一些简单动作。
我们当时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街上玩,自己去找一些地形、台阶、斜坡。到后来一些老玩家水平起来了,也有追求了,就自己花钱去制作了一些简易的跳台,这个举动也帮助到了我们这些年轻的选手。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会做同样的事情,这也是一种BMX文化的传承吧。
南方+:谈谈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张智勇:我觉得应该是在2015年,在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成都站上拿了AM组的冠军。当时十分激动,尤其是主持人说冠军来自中国深圳——张智勇的时候,我开心地跳上了领奖台。那时候算是真正地在一个国际大赛上拿到了冠军,所以那一次我觉得算是一个高光时刻吧。
南方+:你是如何度过训练期间的瓶颈期?
张智勇:当时骑车骑了两三年,暑假寒假都泡在场地里,还是不会做360,转把也不会,进步太慢。别的小伙伴都会这个动作会那个动作,但是我只会飞,很焦虑。带我的一个加拿大车手叫菲利普,他就让我少安勿躁,不要着急;哪怕骑得再快,但是只要摔一跤,就不进则退了。所以当时骑车会觉得很放松,许多动作都是在兴奋快乐中成功的,这个状态下成功的动作不管过了多久我都能记得住。
南方+:这个理念对教学有什么启发?
张智勇:所以我一直觉得慢慢来,会比较快。你不能去做一些不符合现在控制力和车感的动作,不然接下来就可能会受伤。小轮车的进步不单是通过动作体现的,通过骑行姿势、速度等等,都可以判断有没有进步,在动作成功之前会有很漫长的铺垫。状态不好的时候你可以不练,但是不能不开心地去做一些没有把握的动作。只有你发自内心想做才能做得好。我能做的就是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氛围给这些孩子,让他们能享受骑小轮车的乐趣。
南方+:本次2025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东莞·黄江站)的比赛场地条件怎么样?
张智勇:黄江体校现在训练的场地是2024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的场地,场地规格很高,是奥运会标准;通过回看这个场地上国际选手的线路安排和动作安排,能更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这都是很宝贵的教案。而且这个场地的线路编排十分合理,对于骑手来说可以突破又比较容易成功。现在BMX比赛官方训练的时间很短,如果平常训练的场地的标准与国际赛事相同甚至更高,那真正面临赛事时就能省去非常多的适应时间。能让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发挥出他们各自的想法的同时,又能合理且安全地完成他们想要的动作。这才是一个非常好的场地。
黄江投入2000万元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小轮车体训基地,场地类型为自由式公园,面积1337平方米,原为2024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赛事场地。赛道设计严格遵循国际自行车联盟(UCI)规范以及奥运会标准,涵盖抛台、人字墙、火山口、直墙等多种道具,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同时,多样化的场地设计可锻炼运动员想象力,玩出不同路线。场地可满足职业训练、青少年培训需求,并可承办国家及国际级赛事。
简介
张智勇,前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国家队队员,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冠军,现任东莞黄江体校自由式小轮车主教练。12岁开始骑车,今年32岁,与小轮车在一起的20年,它已经成为了张智勇生命中的一部分。
撰文:姚萌茵 官小群 戴双城
图片:FISEWorld 受访者供图
【作者】 姚萌茵;官小群;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