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商务印书馆、老舍纪念馆,看文化战线的“守土”与“冲锋”→

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发,打捞抗战记忆。东城展柜里的抗战故事,藏着烽火岁月的民族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城看展笔记”栏目推出特别节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的这些抗战记忆》。

今天播出第三期《走进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和老舍纪念馆,看文化战线的“守土”与“冲锋”→》。

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和老舍纪念馆都是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地相距约7分钟步行路程。今天我们前往这两处探访,循着展陈,去看看民族危亡之际,文化战线上的激昂呐喊和深沉思考。

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位于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涵芬楼书店二层,在“战火中的商务印书馆”展区,我们可以看到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的苦苦坚守。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犯淞沪,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总厂及编译所、东方图书馆等被炸焚毁,损失殆尽,被迫停业。董事会随即决定,成立复兴委员会,誓言“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经过半年艰苦努力,8月1日复业。

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华日军占领上海,商务印书馆再遭重创。在人力不足、设备减少、纸张短缺、运输受阻的极端险恶条件下,坚持出版各科教科书、各类抗战丛书等。1937年到1945年,商务印书馆共出新书6000余种、9000余册。出版有“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民众基本丛书”等抗战读物。

老舍纪念馆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在“转战川鄂——男儿当请缨”展区,展出了在抗战爆发后,老舍先生毅然放下个人创作,全身心投入抗日文艺运动的经历。他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剑北篇》《残雾》等作品为号角,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

老舍曾在回忆录《八方风雨》中写到,“我只有一枝笔。这枝笔是我的本钱,也是我的抗敌的武器。”他的手稿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里,是对侵略者的愤怒控诉,更是对民族觉醒的深情呼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不仅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家国担当,更诠释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以文化为武器、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崇高气节,激励着当代人以文字为炬,照亮时代前行的道路。

“东城看展笔记”栏目系列特别节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的这些抗战记忆》,带大家走进了四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找寻抗战记忆,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

当和平年代的阳光洒满大地,这些抗战记忆提醒我们:民族的脊梁从未弯曲,爱国的热血永远滚烫。


文字:陆瑶 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 老舍纪念馆

图片:陆璐 张冰 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 老舍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商务印书馆   老舍   纪念馆   战线   文化   陈列馆   东城区   东城   抗战时期   记忆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