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总是干裂、起皮,可能不是“水喝少了”,而是得了这种病!

“你是不是又没多喝水,嘴唇才这么干?”李梅揉着自己起皮的嘴唇,苦着脸问老公王强。

王强笑着摇头:“我可天天喝水,你这嘴唇干裂,怕不是另有原因吧?”

李梅,28岁,是个年轻的白领。入秋后,她的嘴唇开始反复干裂,甚至出现了脱皮和结痂。每次一吃点辣的,嘴唇就疼得不敢张口。

她尝试过各种护唇膏,拼命补水,效果都不明显。最后,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是得了“剥脱性唇炎”——一种很多人误以为是缺水导致的慢性唇部炎症。

《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唇为肺之华,肺气不足,唇则干裂。”但现代医学发现,嘴唇干裂远不止缺水那么简单,特别是当它变成长期、反复的“剥脱性唇炎”,治疗和护理都需要科学对待。

那到底,嘴唇干裂,除了喝水少,还可能是啥原因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护理和预防呢?

一、什么是剥脱性唇炎?

剥脱性唇炎,听名字挺吓人,但其实就是嘴唇红色部分或者边缘那块皮肤,长期发炎、干燥、脱皮,甚至会结痂、裂开,有时候还会疼痛。这个“长期”很关键,必须超过八周才算剥脱性唇炎。

这种病的典型表现包括:嘴唇皮不停掉,有黄白色的痂皮,甚至红肿出血,疼得你说话、吃东西都费劲。病程长,可能断断续续好几年,容易反复发作。

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这病挺常见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中招,比例大概是3比2。

二、剥脱性唇炎和其他唇炎有啥不一样?

很多人嘴唇干裂了,就说是“口角炎”或者“湿疹”,其实它们不太一样。

口角炎:主要是嘴角发炎,红肿裂口,往往跟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或者嘴角挤压有关。

湿疹性唇炎:是过敏或者刺激导致,嘴唇红肿、瘙痒,常伴有干裂。

人为性唇炎:是咬唇、舔唇这种坏习惯引起的。

剥脱性唇炎则更偏向于慢性炎症,有明显脱皮、结痂,且难以自行恢复。

因为症状接近,普通人很难区分,建议遇到嘴唇问题持续反复的,去看皮肤科或口腔黏膜科医生。

三、剥脱性唇炎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这病可不是单纯“喝水少”的问题,科学家和医生总结了几个主要原因:

1.坏习惯惹的祸

舔嘴唇、咬嘴唇、抠嘴唇,这些动作看着不起眼,实际上唾液里的消化酶会破坏嘴唇的保护层,越舔越干,越干越舔,形成恶性循环。口呼吸和吸烟也会让嘴唇更容易干裂。

2.情绪压力也会影响

有研究显示,焦虑、紧张和压力大时,剥脱性唇炎的症状更容易复发。原因可能是压力影响了免疫系统,也可能使坏习惯加重。

3.外部环境不留情

风吹、日晒、寒冷这些天气因素,也会刺激嘴唇,让它变得更脆弱,更容易裂开。

四、怎么治疗和管理这病?

剥脱性唇炎虽然慢性且难治,但并非无解。现在医学和护理手段结合,效果不错。

1.保湿和保护唇部很关键

涂凡士林或其他润唇膏,能锁住水分,形成保护膜,防止裂口加重。特别是冬天,出门要戴口罩,防风防寒。

2.改掉坏习惯,别舔嘴唇了!

心理压力大时,可以做深呼吸、运动,甚至找心理医生帮忙,避免用舔唇等行为缓解紧张。

3.必要时用药

医生会开外用激素药膏或者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减轻炎症。别自己乱用药,避免副作用。

数据显示,经过两个月左右治疗,35%~80%的患者能明显好转或痊愈,关键是坚持配合医生和改变生活习惯。

结尾部分

你看,嘴唇干裂不只是“喝水不够”,背后可能藏着剥脱性唇炎这样的疾病。这个病虽慢性、容易复发,但只要找对方法,配合医生,调整生活和情绪,完全有望改善。

别小看这小小的嘴唇问题,疼起来真的会影响吃饭、说话,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专家提醒大家,遇到嘴唇长期干裂脱皮,一定不要拖,及时就医,做好防护和护理。

从古代《黄帝内经》到现代医学研究,都强调唇部健康反映着身体整体状况。这个秋冬,让我们多关注嘴唇的健康,别让干裂起皮成为你的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养生   嘴唇   医生   黄帝内经   唇部   口角炎   炎症   红肿   习惯   裂口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