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薇到宫鲁鸣:备受争议的李缘,为何能连续坐稳“铁打位置”?

在笔者看来,控球后卫之于中国女篮,就像中枢神经之于人体,直接左右着球队攻防转换的节奏与进攻端的火力输出。

而长期在郑薇、宫鲁鸣两任主帅的战术体系中,备受外界质疑和诟病的李缘,为何能够连续两届占据着重要位置?这种跨越执教周期的信任,在笔者的眼中,并不能真的站得住!她究竟是中国女篮后卫线培养的正确方向,还是一种惯性使然的误判?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郑薇与李缘的交集始于 WCBA 赛场,当时郑薇执教内蒙古女篮,便对这位身高仅 1 米 70 的小个子后卫颇为关注。外界称其具备精准的传球视野,失误率低,尤其擅长在快节奏进攻中撕开对手防线。但在笔者看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郑薇执掌中国女篮教鞭后,本应让李缘的技术特点与球队 “以内线为核心,内外结合” 的战术体系完美融合。毕竟队中拥有韩旭、李月汝这样的内线双塔,急需后卫提供精准的喂球支持。可实际比赛中,李缘真的做到了吗?阵地战挡拆配合时,她的传球时常偏离内线球员的最佳接球点;转换进攻中,长传发动快攻也频繁出现失误,所谓的节奏掌控力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虽说她的三分球命中率常年稳定在 35% 以上,但在笔者看来,关键比赛中,她又有几次能真正为内线拉开空间?与强队交锋时,其外线投射往往销声匿迹,这样的 “全面性”,在笔者看来不过是名不副实。

而宫鲁鸣对李缘的器重,据称是着眼于球队的长远建设。作为曾培养出中国男篮黄金一代的功勋教练,其眼光理应独到。他认为李缘虽年轻,却有两届奥运会、三届亚洲杯的大赛经历,能拥有 “老队员” 般的心理素质。

但在笔者看来,回顾比赛进程,东京奥运会对阵塞尔维亚的关键战中,她替补登场虽有 6 次助攻,可失误真的为零吗?2023 年女篮世界杯半决赛面对澳大利亚,末节命中的那记关键三分,在笔者看来,真的能掩盖她整届赛事的平庸表现吗?

近期在 2025年女篮亚洲杯上,表现更是让笔者大跌眼镜。小组赛首战对阵韩国,她登场 16 分钟一分未得,进攻端毫无贡献,防守端更是漏洞百出,成为对方重点打击的突破口;次战面对新西兰,表现也未有明显改观。如此状态下,宫鲁鸣依然坚持让她首发,在笔者看来,这种 “容错式培养” 真的是对球队负责吗?真的能挖掘出她的潜力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宏观层面来看,两任主帅对李缘的持续信任,被认为是中国女篮后卫线培养的战略延续。当下世界女篮正朝着 “速度化、全能化” 方向发展,传统纯组织后卫逐渐被复合型后卫取代,李缘的速度和灵活性或许符合这一趋势。

但在笔者看来,高强度国际比赛中,她的身体对抗劣势被无限放大,所谓的篮球智商也并未在关键比赛决策中体现出来。郑薇时期的 “即战力使用”,在笔者看来,李缘并未展现出足够的即战力;宫鲁鸣阶段的 “潜力挖掘”,至今也未见成效。这样的培养模式,真的能避免人才断层吗?真的能让中国女篮在后卫线储备上保持竞争力吗?还是说,正在让中国女篮错失培养真正优秀后卫的良机?

不可否认,李缘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潜力,但在笔者看来,她目前的表现远未达到中国女篮在关键比赛中对首发后卫的要求。2025 女篮亚洲杯上,她的低迷表现已经影响到球队的战术执行和比赛结果。

如果不能在后续训练和比赛中迅速提升传球稳定性、关键球处理能力以及对抗能力,即便两任主帅再如何的青睐,她都难以真正成为中国女篮后卫线的关键棋子,更无法肩负起带领中国女篮在国际赛场再创辉煌的重任。

中国女篮的未来,难道真的要押宝在这样一位表现起伏不定的球员身上吗?这是笔者心中的疑问,同样也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女篮的人深入思考。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体育   位置   郑薇   鲁鸣   女篮   笔者   中国   后卫   亚洲杯   关键   内线   球队   战力   主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