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里,品牌穿越周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行业环境对每个企业都是相同的,所以竞争的关键在于应对方式的差异,品牌若想穿越周期,核心在于构建动态自我调节能力。以茅台为例,其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体现在多次成功的自我调节。
今日(5月19日)召开的贵州茅台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也强调:“茅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屡次自我调节和适应,特别是历经了1988、1998年、2008年、2013年几轮市场调整期,并都成功穿越,这足以说明当茅台遇到困境时,自我调节、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很强的。”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
在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看来,这种能力恰似企业的“动态免疫系统”,能让茅台在市场震荡、技术颠覆与消费变迁的重重考验下,精准校准战略航向、灵活适配环境剧变,最终完成从逆境突围到永续发展的蜕变。
26年净利增长586倍,茅台持续穿越周期
茅台穿越周期的能力显而易见。
2024年是茅台在上市公司报表中发布的第26个年度业绩,26年来,贵州茅台营收增长277倍,净利润更是增长586倍,在行业内难寻比肩者。
在利润分配方面,茅台也一直慷慨回馈股东。根据分红规划,2024 - 2026 年度,茅台承诺每年度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不低于当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的75%。
在这一基础上,茅台还建立了长效回报机制,以有效稳定投资者预期。一方面,茅台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全年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87.87 亿元,年度分红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茅台首次启动股份回购计划,以不超过60 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对茅台而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回顾其2024年的业绩报,其财务状况仍堪称A股公司中的典范,再次展现出极高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一方面,拥有行业断层式领先的营利能力。2024年,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 1741.44 亿元,同比增长 1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62.28 亿元,同比增长 15.38%,高质量完成了年度战略目标。
另一方面,拥有充裕现金流构筑发展“护城河”。截至 2024 年底,茅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 1765.48 亿元;其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4.64亿元,同比去年大涨38.85%,并在近十年内翻了5.3倍。这为茅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正如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代总经理王莉所说,茅台要穿越本轮周期,首先要客观理性认识本轮周期。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代总经理王莉
茅台能长期性位列A股前位,也基于其没有依赖静态资源优势,而是通过持续感知、捕捉、重构的能力闭环,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新确定性。而这种机制化创新能力,成功助力茅台在顺周期储备势能,在逆周期释放动能。
穿越周期的核心是“自我调节”
在这种“能力闭环”下,茅台能持续穿越周期显然具有必然性。
在经济周期波动、技术革命迭代、消费需求剧变的商业丛林中,现代企业的生存逻辑已从“规模壁垒”转向“生态适应性”。这意味着品牌生命力的终极考验在于能否建立"生物体式"的自我调节系统——像自然界的竹子在风雨中弯曲蓄势,如沙漠胡杨在干旱中深扎根系。
回溯茅台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市场调整期都是对其综合实力的严峻考验,但仍以自我调节能力,实现从"资源占有"转向"能力进化",并打造出持续迭代的"能力有机体"。
1988 年,国家放开名酒价格,白酒行业竞争格局瞬间改变,茅台面临价格体系重塑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彼时,茅台迅速调整战略,领导班子亲自带队跑市场,在各个中心城市建立了多个代销点,成功在价格放开后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地位。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国内消费市场陷入低迷,白酒行业深受冲击。茅台则选择组建酒厂史上首支销售队伍,进而搭建起茅台经销体系,不仅平稳度过危机,还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白酒行业再次遭遇滑铁卢。茅台开始更加注意品牌打造,并凭借一系列品牌建设举措,成功与其他品牌拉开差距,在危机中实现逆势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
2013 年,受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高端白酒市场需求锐减。茅台大刀阔斧改革,改变了营销渠道,营销方式,成功实现了品牌转型与市场突围。
进入当下,白酒行业面临“三期叠加” 的复杂局面。一是宏观经济周期,经济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调整期;二是中观行业周期,白酒行业自身进入周期性调整,正由“熵增”阶段转为“熵减”阶段;三是微观茅台酒自身周期,茅台酒具有社交、收藏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间具有“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运动周期。
在此背景下,茅台更是从多个维度展现出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是识变。2025年,茅台将市场调研工作提升至战略高度。春节复工后短短两周内,由核心高管组成的调研团队便迅速下沉一线,以“春耕”行动之名,开启了一场筹备充分、节奏紧凑、覆盖面广的深度调研。在16天的高强度行程中,这支团队足迹遍布13个省(区、市),累计走访18个省区的1700余家渠道商,同时还与沪、深、京三地的投资者展开面对面交流,组织了多达40场“路演”活动。
二是求变。例如客群拓展与服务升级是茅台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向。面对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茅台提出“三个转型”,即客群转型、场景转型和服务转型。客群转型聚焦 “新商务”人群,包括积极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以新能源和数字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相关人群。通过经销商围绕企业、商会、新兴产业、圈层等方面开展拓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应变。穿越周期还在于高效科学执行系列战略举措,包括近期、中期、长期举措。王莉表示,近期举措,是做好市场营销,维护市场稳定。中期举措,是聚焦国际化和年轻化。长期举措,是与顾客、股东与投资者、员工、合作伙伴与供应商、政府与监管机构、各兄弟酒企、社会公众构建更有韧性的生态系统。
再将视角从茅台延伸到业外,从诺基亚的黯然退场到苹果的持续进化,从柯达的固守成规到字节跳动的算法革命,商业史上无数案例业印证,当企业学会将环境压力转化为进化动力,周期波动就不再是生存威胁,而是品牌升级的跃迁契机。
显然,当商业世界进入"持续性变革"时代,品牌的终极竞争力不再是某个爆款产品或营销战役,而是构建具有反脆弱性的调节体系。那些能够将波动转化为进化动能的品牌,终将在周期的潮起潮落中铸就永恒的价值。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