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盘活老屋 连接城乡 咖啡进村 文旅添香


近年来,在肇庆广袤的乡村,悄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咖啡馆,打卡“村咖”正成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而这些融合乡土元素与潮流风格的奇妙空间,凭借网络的传播热度,正以强劲势能重塑肇庆乡村的独特价值,带动古老的乡野重焕新潮魅力。

在肇庆高新区正隆社区长路村北江畔,蓊蓊郁郁的龙眼树下,一座拥有80年历史的村屋老宅,经过一番精心修饰,摇身一变,成了日乐咖啡店。经营这家咖啡店的正是这座老屋的后人唐永恒。

说起返乡开“村咖”,唐永恒看中的是“百千万工程”驱动下,长路村村容村貌的悄然嬗变——洁净的村道连通前屋后邻,和美的乡风荡漾着脉脉人情,北江边上,绿堤绵延,如此静美闲适的乡村风貌,给了唐永恒盘活老屋资源,创业开乡村咖啡店的信心。

“老宅是爷爷留下来的,加上庭院,面积共300平方米。在保留建筑原有架构的前提下,我把乡下能翻新使用的旧物件都拢了过来,一点点拾掇。”唐永恒说,原先灰扑扑的老宅,如今添了崭新的现代吧台,摆上咖啡机,一下子就变了样。“老木头的味儿还在,却多了股咖啡香,新旧交织,别有意境。”

一缕“咖啡香”,盘活古建筑的背后,更在于激活古村的新业态,融入乡村本土文化,迎合乡村旅游发展,或与当地农产品产生联动效应,是当前“村咖”可持续发展的流量密码。

古巷道、古码头、树屋、民宿……走进高要区南岸街道上清湾,古色古香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得益于当地融合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进行的系列“微改造”,使得上清湾留得住乡愁的同时,开发出乡村新业态,临江的古屋咖啡便是其一。

凭借开阔的视野和户外露台,古屋咖啡成为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叹咖啡、望江景的首选休闲项目。“踏上露台,左边是教堂,眼前是浩浩渺渺的西江,手里握着温度适中的手调咖啡,真是惬意无比。”外地驴友陈政赞叹道。

而在高要禄步镇镇南码头,渡轮划破西江水,载着村民游客,驶向对岸的镇南村——这里正依托“一江两岸”生态基底,建设全新旅游目的地。沿着渡口拾级而上,新建的镇南渡口咖啡赫然在目。

禄步镇经济促进服务中心主任潘相宏介绍,为因地制宜探寻适合镇南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该镇打造了镇南轮渡骑游路线。“为提升配套服务,我们结合当下消费流行趋势,在渡口处打造了亲子自行车租赁和饮品补给驿站,即渡口咖啡室。”

在潘相宏看来,“村咖”相较于城市咖啡店而言,属于“业余选手”,但胜在有独特的文旅优势和社会属性。她认为,虽然很多人喜欢乡村,但来到乡村后,又摆脱不了对城市生活的依赖。“村咖”则满足了消费者的双重诉求,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生活方式的融合。

除了上述“村咖”,肇庆高新区知青宿舍变身“知青咖啡屋”,孕育“村咖+”新业态;鼎湖区坑口街道红岭村“村咖”,临窗远眺,绿皮过车悠扬而过;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闲置农房变身屋顶咖啡等乡村消费新场景……这些都是肇庆以乡村咖啡为支点,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挖掘乡土风俗文化,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将传统乡村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的美好写照。

本地学者莫比林较为关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他认为,乡村咖啡的重要价值,在于搭建起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桥梁。一方面,吸引城市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人才、资金、技术和理念,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能。另一方面,将乡村的资源禀赋、乡土文化、特色农产等转化为具象化的消费体验,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田园闲趣、绿色农产的向往与需求,也推动乡村资源通过消费链反哺城市,让城乡要素流动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如今,肇庆咖啡产业亮点纷呈,古屋咖啡、屋顶咖啡、咖啡庄园研学等创新业态层出不穷,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催生了文创设计、研学体验、民宿经营等新业态,带动农户参与其中,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莫比林说。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夏紫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美食   肇庆   城乡   咖啡   乡村   高要   渡口   咖啡店   北江   西江   乡土   农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