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永芬
“我才四十多岁,怎么会骨质疏松了呢!”我诧异地看着骨密度测定报告单,带着疑问去咨询了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专家。专家告诉我:早晨一杯冰美式咖啡“续命”,上班在电脑前一坐8小时,下班回家“葛优躺”,这是不是你?骨质疏松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这个看似标准的“当代青年图鉴”,殊不知它已悄然无声地找上了年轻人。
骨质疏松症,一种全身性的骨病,其特点为骨量的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使得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简而言之,即骨骼的坚固程度下降,像被虫子蛀了的木头一样,容易折断。
年轻人的骨骼是一场30岁前的“存款”竞赛。我们的骨骼时刻在进行着“骨吸收”(破骨细胞拆除旧骨)和“骨形成”(成骨细胞建造新骨)的新陈代谢。在30—35岁之前,是骨骼的“黄金储蓄期”,骨量会达到一生的峰值。30岁前,你存入的越多,骨量峰值越高,未来应对年龄带来的骨量“自然消耗”时,你就越富有,越不容易陷入“骨质疏松”的破产境地。然而,两大隐形“骨量小偷”--咖啡因与久坐,让许多年轻人错失储蓄良机,甚至提前开始“透支”。
咖啡因是钙质的“加速排泄剂”。对于很多上班族和学生党来说咖啡和浓茶是提神醒脑的必需品。有研究表明,高浓度的咖啡因可能会轻微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效率。如果你每天“续命”三四杯咖啡,同时还酷爱可乐、能量饮料等其他含咖啡因的饮品,日积月累,你的骨骼“钙储备”就会亮起红灯。
久坐是骨骼的“休眠指令”。当你长时间坐着,你的骨骼会收到一个错误的信号:“主人不需要承重,维持强度是种浪费。” 于是,成骨细胞的活性被抑制,骨形成的速度放缓,而破骨细胞的工作却照常进行。研究表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年轻人,其骨密度显著低于经常运动的同龄人。你的办公椅和沙发,可能正成为你骨骼健康的“温柔杀手”。
如何为你的“骨骼银行”增值?从现在开始预防!
营养是基石:会“吃”更要会“补”。确保每日足量的钙摄入(推荐成年人每日800毫克)。牛奶、酸奶、奶酪是首选;豆制品(卤水/石膏豆腐)、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羽衣甘蓝)、坚果(杏仁)、小鱼干等都是优质来源。补钙搭档维生素D:每天在非暴晒时段(如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晒太阳15-20分钟。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海鱼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蛋白质要充足:胶原蛋白是骨骼的“钢筋框架”,确保足量的优质蛋白摄入(肉、蛋、奶、豆等)。
运动是“催化剂”,比如快走、跑步、跳绳、爬楼梯、舞蹈等。抗阻力量训练增肌护骨:肌肉是骨骼最好的“保镖”。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深蹲、卧推、划船、使用弹力带等,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打破久坐魔咒:设定闹钟,每坐45-60分钟就起身活动5-10分钟,去接杯水、伸个懒腰,让骨骼重新“开机”。
生活方式“做减法”,将每日咖啡因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内(约2-3杯美式咖啡)。尝试用无咖啡因的草本茶、白开水等替代部分咖啡。戒烟限酒:这是对全身健康,包括骨骼的最低成本投资。保持健康体重:避免盲目追求“骨感美”。
骨质疏松并非一夜之间发生,它是一场悄无声息的“静默病”。不要等到年迈时,一次不经意的摔倒就导致骨折,才追悔莫及。你的骨骼,就是你身体的承重墙。从今天起,放下手中的第四杯咖啡,从椅子上站起来,为你的“骨骼银行”存入最坚实的一笔财富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