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万店!幸运咖10个月狂开5000家,6元咖啡“杀疯”赛道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哈喽,大家好,小锐这篇文章,主要聊聊幸运咖,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街角的幸运咖却不管早晚都排着长队。

6元一杯的热拿铁,比便利店的瓶装咖啡还便宜,口感却丝毫不输其他连锁品牌,11月24日,这个靠极致性价比圈粉的品牌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全球门店正式突破10000家。

从年初的4500余家到如今的万店规模,它只用10个多月就实现了翻倍,要知道瑞幸花了6年才达成这一目标,库迪也用了2年时间。同样是做平价咖啡,幸运咖的扩张速度为什么能碾压前辈,它6元的定价真的只是赔本赚吆喝吗?

万店密码

幸运咖的万店奇迹,最先要归功于一套精准到县城的加盟策略,2025年刚开年,它就放出明确信号,今年要冲刺万店目标。

当时不少业内人都觉得悬,毕竟年初它的门店才4500余家,要在12个月里新增5500家,相当于每天都要开出15家店。

但幸运咖很快用数据打了所有人的脸,7月单月新签门店就达到1200家,8月继续突破千店,直接把扩张节奏拉到了顶峰。这种惊人的爆发力,根源就在它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让利策略

6月推出的“最强加盟政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座一线城市,它给出了长达两年的费用减免。

这一招直接打破了它“只做下沉市场”的固有印象,要知道在此之前,幸运咖和母公司蜜雪冰城一样,门店大多开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城,6到8元的价格带刚好完美契合当地的消费能力。

这次进军一线,与其说是冒险尝试,不如说是精准卡位。一线城市的咖啡需求本来就旺盛,其中还藏着大量对价格敏感的群体,比如写字楼里的实习生、地铁站的通勤族,6元一杯的咖啡刚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

更难得的是,幸运咖没有被扩张的势头冲昏头脑。11月万店目标达成后,河北灵寿县、甘肃临夏州、河南开封等多个区域陆续收到暂停加盟的通知,理由也很直接,就是年度规划的加盟名额已经满员。

河南开封的加盟商3月签约的时候还能享受1.2万元的费用减免,现在县里的幸运咖门店隔500米就有一家,再开新店就只能互相抢生意了。这种“饱和即停”的克制,和很多品牌“只要有人加盟就放名额”的粗放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新的加盟政策也透露出明显的转向信号,省会及一线重点城市能减免1.7万元费用,其他已开放加盟的区域则减免1.2万元,既鼓励向高势能市场突破,又稳固了下沉市场的基本盘。

11月还被明确为享受品牌发展红利扶持政策的最后窗口,这也进一步倒逼有意向的加盟商尽快决策。

6元底气

很多人都犯嘀咕,6元一杯的咖啡连成本都覆盖不了吧,可幸运咖的低价根本不是赔本赚吆喝,而是靠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体系硬撑起来的底气

作为蜜雪旗下的咖啡子品牌,它从诞生那天起就自带“靠山”,前端通过原料直采压缩成本,中端依靠标准化加工保证品质,后端用自建物流实现快速配送,这套组合拳让它每杯咖啡的毛利都能稳定在合理区间。

在咖啡行业里,原料成本往往占了大头,而幸运咖直接把采购链延伸到了产地源头。

它的咖啡豆都来自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核心产区,跳过所有中间商直接和当地庄园合作,采购价比同行低了15%到20%。

更关键的是烘焙环节,幸运咖在行业里属于少数兼具自有烘焙基地和产能优势的品牌,它能共享蜜雪集团的5大生产基地和29个仓储中心。

今年新投产的海南大咖工厂,单条烘焙线的年产能就超过2万吨,加上原有产能,总烘焙能力达到2.8万吨,这个量差不多能满足1.5万家门店的日常需求。

物流配送也是它的降本利器,从蜜雪物流部门了解到,他们构建起了“12小时配送圈”,不管门店开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还是偏远县城的街头,原料从仓库发出后都能在12小时内送达。

这不仅保证了原料新鲜,还帮门店省去了囤货的资金压力。对比之下,一些小品牌的咖啡豆要经过产区、贸易商、烘焙厂、经销商、门店多个环节,每多一层就会多一笔成本,最后只能靠提高售价来覆盖,自然没办法和幸运咖竞争。

除了供应链,差异化的门店模型也在帮它节省成本,在北京国贸的幸运咖门店,是纯“快取店”模式。

没有卡座,只有一个点单柜台和取餐台,店员都专注于快速制作,早高峰时一杯咖啡的出餐时间绝不超过2分钟,效率特别高。

湖北咸宁的县城门店就不一样了,里面摆着4张卡座,墙面还挂着装饰画,下午常有学生和街坊来这里聊天,人均花6到8元就能坐一下午。

这种“一线求快、下沉求稳”的策略,让门店既能适配高租金的核心地段,又能贴合低线市场的社交需求,每一分成本都花在了刀刃上。

赛道混战

幸运咖官宣万店的消息,让平价咖啡赛道的竞争彻底进入白热化阶段,现在的市场上已经有三个万店级玩家。

瑞幸全球门店达到29214家,库迪有16000家,再加上幸运咖的1万家,这三个品牌都把人均消费锁定在15元以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让赛道更拥挤的是跨界玩家的纷纷入局,做奶茶的古茗推出2.9元的限时咖啡,京东旗下的“七鲜咖啡”直接用9.9元双杯美式套餐切入市场,曾经的“9.9元咖啡战”,如今已经正式迈入“2.9元时代”。

这种激烈竞争的背后,是咖啡消费市场的彻底转变。以前大家喝咖啡,更多是为了在星巴克门店里谈事,追求的是一种社交属性。

现在越来越多人买咖啡,就是为了早上提神、下午解乏,功能性需求成了主流,高质平价自然就成了市场刚需。

幸运咖刚好精准踩中了这个趋势,6元的价格让消费者不用犹豫,就算买错了也不心疼,这种“无压力消费”让它快速积累了海量用户。

可万店只是个里程碑,绝不是终点,幸运咖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首先是一线城市的品牌势能提升问题,虽然它在北京的门店已经破百,一线城市总门店数也超过千家。

但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它还是“县城咖啡”的标签,怎么和瑞幸这种“职场标配”的形象竞争,是个不小的难题。

其次是下沉市场的模仿者冲击,有些本地咖啡店照搬6元定价,却用劣质咖啡豆以次充好,慢慢消耗着消费者对平价咖啡的信任,幸运咖必须通过更严格的品质管控守住自己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幸运咖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今年8月在马来西亚开出了首家门店,把6元咖啡的模式复制到了海外。

从下沉市场到一线城市,再到进军海外,它的扩张逻辑一直很清晰,就是用供应链优势打价格牌,用差异化模型适配不同市场

对消费者来说,咖啡市场的竞争越激烈,能享受到的实惠就越多。但对品牌来说,只有守住品质的低价,才是真正能长久的竞争力。

现在回头看幸运咖的万店奇迹,就会发现这绝非偶然,10个月开5000家的速度,6元咖啡的定价,背后是蜜雪供应链的强力支撑,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更是“扩张不盲目”的克制

接下来它能不能在平价咖啡的混战中笑到最后,答案或许就藏在它未来的每一家门店里。但至少现在,这个靠性价比圈粉的品牌,已经让更多人轻松实现了咖啡自由,这就足够有价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美食   赛道   幸运   咖啡   市场   品牌   城市   平价   县城   成本   精准   竞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