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睡眠多1小时,老年痴呆症概率或会提高40%?医生分析给出答案

本文2129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不少退休老人中午一睡就是两三个小时,仿佛补觉能抵御衰老。但你知道吗?近期研究发现,白天睡太久,可能和老年痴呆有点关系——甚至会提升患病风险40%。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午睡不是好事吗?怎么还跟老年痴呆扯上了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不少人关心却常常搞错的问题。

睡午觉能补觉,但补过头就危险了?

很多人午睡后会觉得神清气爽,头脑灵光,甚至认为这是“养生高手”的标配操作。然而,午睡并不是越久越好,尤其是老年人。

一项发表于《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的研究指出:"每天白天多睡1小时,可能会增加40%左右的认知功能退化风险。"

这项研究来自哈佛大学与中国上海的复旦大学合作,研究对象是2000多名中老年人,研究周期长达8年。他们发现,午睡时间过长的人,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更快,患上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先从大脑的“生物钟”说起。

说到底,人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吗?

人的大脑有一个叫“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的系统,就像一位守时的“小闹钟”,负责告诉身体:什么时候该清醒,什么时候该休息。

当我们白天长时间睡觉,尤其是超过90分钟,会打乱这个节律系统,让大脑分不清“现在到底是白天还是晚上”。结果就是:夜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反而更犯困,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这样下去,大脑的记忆中枢——海马体(hippocampus)——受到影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逐渐减少,认知功能就会一点点退化。

所以,白天睡得太多,不但不解乏,反而可能加速大脑“生锈”。

老年痴呆,真不是“年纪大了就会忘事”这么简单

说到老年痴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记性不好”,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全名叫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一种。

它不仅仅是忘事,更严重的是:认知能力下降,性格行为改变;生活无法自理、

据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每年以30万的速度新增。

可怕的是,目前这种病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预防”成了关键。而睡眠,恰恰是预防老年痴呆的重要一环。

不是不让你睡午觉,而是要睡得“刚刚好”

看到这儿可别吓得你立马取消午睡,关键不在于“睡不睡”,而在于“睡多久”。

国内外多项研究都指出,理想的午睡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这段时间能让身体和大脑“充电”,但不会进入深度睡眠阶段,避免出现“越睡越困”的反效果。

而一旦超过1小时,大脑进入慢波睡眠,醒来时反而更容易头昏脑涨,认知系统也会变得迟钝。

医生建议:30分钟以内的“浅午睡”最理想 最好在中午12点到1点之间入睡 尽量选择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 不要躺床太久,醒来后活动一下手脚。

午睡是门技术活,睡得对,比你吃多少补药都值。

除了午睡,哪些睡眠问题也可能“伤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几个跟老年痴呆高度相关的睡眠问题。

1. 睡眠碎片化。夜里总是醒,翻来覆去睡不踏实,大脑垃圾清除系统无法正常运转,β-淀粉样蛋白容易堆积——这是老年痴呆的“元凶”。

2. 睡眠呼吸暂停。打呼噜不只是“吵”,还会导致血氧下降,大脑缺氧,损伤神经元。中重度打呼噜的人,患痴呆的风险几乎翻倍。

3. 长期失眠。有研究发现,长期每晚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群,认知退化速度比正常人快30%以上

所以别小看每晚的睡眠质量,它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白天打瞌睡”?

可能你也发现了,老年人晚上睡得少,白天却总是昏昏欲睡。其实,这背后有不少“技术原因”。

褪黑素分泌减少:这是调节睡眠的激素,年纪越大分泌越少,导致夜间易醒。

生理节律变短:老人的“生物钟”提前,晚上早睡,但凌晨就醒。

慢性病困扰:如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等,让人夜里睡不好。

精神状态变化:孤独、焦虑、抑郁,都会让睡眠质量“打折”。

所以,白天睡得多,很多时候是“晚上没睡好”的补偿。

医生建议:想护脑,先从睡好觉开始

睡眠看起来是件普通小事,但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来说,却是“头等大事”。如果你或家人已经出现昼夜颠倒、白天频繁打瞌睡的情况,别当作“老了就这样”,应该及时调整。

日常护脑睡眠建议

每晚保持7~8小时高质量睡眠

午睡控制在30分钟以内

避免临睡前看手机、喝浓茶、抽烟等刺激行为

睡前听轻音乐、泡脚、阅读,帮助放松

若出现严重打鼾、夜间频醒等,应及时就医

规律睡眠,是最便宜的“健脑药”

写在最后

“白天多睡一小时,老年痴呆风险升高40%”这个说法,并不是在吓唬人,而是提醒我们——睡眠质量,真的不能凑合。

尤其是中老年人,睡觉这件事,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对”越好。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规律和质量,才是护脑延寿的关键一步。

就像医生常说的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老祖宗几千年总结下来的生物节律,也是现代科学验证过的健康密码。”

别让一个小小的午睡,悄悄偷走了你的记忆力。

参考资料: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22年4月刊.

国家卫健委:老年痴呆症防治指南(2023年版)

复旦大学 & 哈佛大学联合睡眠研究报告,2022年发布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4国人睡眠质量报告》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养生   痴呆症   概率   老年   睡眠   白天   答案   医生   小时   午睡   老年痴呆   大脑   认知   节律   哈佛大学   复旦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