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川超”我来说几点

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川超”),自9月20日开赛以来,热度飙升、热点不断,其产生的巨大流量效应和溢出效应正在不断释放。“川超”被媒体盛赞为“这是属于我们四川人自己的足球盛宴,是21个市州为城市荣耀而战的草根舞台”。通过最近几轮比赛下来,水平高于期待,效果好于预期,甚至周末“看川超”,都成了比赛主场城市市民的重要选项,以至于每次一开票就被“秒空”,“一票难求”真的丝毫不夸张。现在,就“省超”而言,不少地方在办,但就热力度和影响力而言,“川超”都是靠前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尽管“苏超”等也很有特色很有影响,但“川超”也不逊色,并且不是简单的“抄作业”,而是有自己的特色特点看点亮点,使得“川超”脱颖而出,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肯定。

足球“足”够精彩,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之前也曾写了多篇关于“川超”的文章,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最近几天都在谈“乒乓球”,脑子里涌现出很多关于“足球”的想法,一直想写出来、记下来,但由于不是干这就是忙那,不是东奔就是西走,导致始终没能付诸行动、形成文字,以至于有很多好的东西渐渐模糊甚至忘得一干二净。今天终于挤出时间,见缝插针,将所看所感、所思所得记录下来,也希望流传开来,与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特点鲜明。正是由于特点鲜明,才使得看点十足、亮点纷呈,也彰显了其活力和魅力,吸引了注意力,催生了影响力

一是业余性。球员年龄限制在18-45岁,参与比赛的都是非职业运动员,这就决定了其业余性。但业余性不代表没有观赏性,从实际比赛来看,观众觉得比专业比赛都好看,打的“人仰马翻”,干的“头破血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草根”,无非就是图个乐子,找个心理慰藉!业余比赛,更多是享受足球比赛带来的乐趣,因此,“川超”也是秉持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谓输赢、重在参与、贵在快乐”的精神

二是参与性。参与性强,才能达到赛事的目的。“川超”聚合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爱市民、有力媒体、有情球迷、有关企业,是个“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局面,因此,参与性非常强。主要体现在:

1.运动员的参与性。职业运动员不得报名参加,参加比赛的都是非职业运动员,比如年龄段和地域内的老师、学生、警察,等等,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直接拉进了和我们的距离,这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只要符合条件、经过训练就可以参加;

2.地方的参与性。21个市(州)都要参与,按照“一城一队”组队参赛,有的将主场设在主城区,有的设在学校里,有的设在县上,也扩大了地方的参与性;

3.群众的参与性,这点可以说实现了“全民参与”,不仅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看比赛,还可以到客场呐喊助威,“有来有往”“你来我往”,而且安排在周末,既不与工作冲突,保证了观众有时间看比赛

三是促进性。或者说融合性。这不是单纯的、单一的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与文旅、商务活动等有机结合的载体和舞台,推动“体育+文旅等”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城市品牌提升双向促进,既提升了城市辨识度、知名度,也增强了经济和社会活跃度,还凝聚了广大市民对所在城市的忠诚度、推动了城市之间合作交流的紧密度。个人以为,促进性还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从“川超”的自带流量——赛事的巨大能量——体育的前途无量的转变;从大众化的体育活动——专业化的竞技水平——品牌化的体育项目的转变;从以体育为体出色——以文旅为魂出彩——为消费为神出圈的转变。

四是联动性。“川超”不是封闭的“川超”,不是“自娱自乐”的“川超”,“川超”还将积极与国内热门赛事联动,邀请诸如“苏超”“渝超”队伍开展友谊赛、交流赛,加深省际足球交流,加强省际文化旅游联动。这相当于是给“川超”加了“料”,在本身就“跨界”的基础上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再“跨界”。

第二,看点十足。没有看点,就没有吸引力、生命力,就产生不了影响力、带动力。在我看来,“川超”有四大看点。

一是队伍有看点。21个市(州),21支队伍,各有看点。主要体现在:

1.队名。各队按照“市州+地方文旅特色”命名队名,最后确定的队名都很有地方特色。比如眉山的射天狼队,绵阳的九洲长虹队,德阳的重装队,达州的川汉子队,遂宁的舍得干队,广安的板楯蛮队,雅安的貊貊队,等等。各队队名出来之前,个人认为,命名应体现“四气”:大气、霸气、才气、接地气,不仅要好听,还要好记、好懂、好传播,眉山的射天狼队和雅安的貊貊队,没点文化,是不好懂的,不过这样,也能普及苏轼的诗词、雅安的大熊猫文化。个人觉得,命名需要规避的问题:长、生、普,长,就是队名太长,生,就是队名让人很陌生或表达很生硬,普,就是很普通没特色,没法建立地域连接和情绪链接。总体而言,各市(州)队名都还不错。也有的戏说:实力不够,队名来凑,意思是说,名字起得凶,实力不得行。

2.队旗、队徽。队旗队徽是队伍的象征。打比赛就犹如打仗,一支队伍,要有自己的队旗、队徽,这是独属于自己、区别于别人的精神标识。21支队伍都设计出了各自的队旗、队徽,独树一帜的LOGO让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队旗、队徽与队名的联系最为紧密。比如德阳重装队队徽设计,融合三星堆文化与现代工业元素,突出“现代工业守护古老文明”的创意理念,展现德阳作为“重装之都”的独特城市气质。比如雅安的队徽突出熊猫元素,熊猫下面的足球上有“水滴纹”,对应“三雅”里的“雅雨”,寓意球队再难也能顽强拼搏!

3.队歌。据笔者掌握的情况,乐山、绵阳、雅安等队创作了队歌,队歌不仅很“燃”,而且很“潮”,非常带劲,一发出来,就风靡网络、广为传唱。这些队歌,还被拍成MV,成了城市文旅宣传片。这些队歌,是“为城市而战,为信仰而战,为热爱而战”的生动展示。

4.吉祥物。各城市都根据地域特色文化设计了专属吉祥物,独具匠心,与“川超”吉祥物构成了“吉祥物大家庭”。一般都是“一对”,比如雅安的是“貊貊雅、貊貊安”,遂宁的是“遂心、康宁”。

5.队员。虽然以“草根球员”为主,但都是足球爱好者,经常在自己的家乡踢球,在本地也算小有名气,现在代表家乡出战、捍卫家乡荣誉,自然其亲人、朋友、同事都会自觉陪伴,到赛场为期加油助威。一些人是纯正的球迷,就是奔着他而去的。还有“特别球员”,让人感动、令人泪目。比如巴中红叶队球员潘江,是一位“折翼天使”,但坚持上场,感动了很多人。球员们场上那种“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更是点燃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那团火

二是球迷有看点。场上比赛,看台守望,不仅要看到球场上球员的拼搏,还要看到看台上球迷的呐喊,这也是赛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由于球迷群体的存在,使得“川超”比赛更显热闹、更具气势、更有氛围。各地组建了球迷助威团,有的还创作了助威歌。球迷的数量远超球员的数量,这一群体,既是庞大的群体,也是消费的主体,因此,球迷的文明行为也是关注的“焦点”和比赛的“亮点”之一。有的地方很用心,比如绵阳主场、在广元客场的“肥肠宝贝”都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与球迷相关的,还有以下群体:解说、直播、点评、媒体,等等。一场比赛,关联了太多的人

三是开场表演有看点。这也是看点之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呈现出来、展示出来,这也是一道考题。目前来看,绵阳的开场表演最为高端,科技范十足,很多观众觉得9.9元一张票看了这么一场高端的表演,直呼“太值了”。广元开场演出的“三国文化”也挺不错。但有的地方的开场表演存在以下问题:表现时间太长、表现形式太老套、内容太杂主题不突出。开场表演时间不需要太长,但一定要有让人看得懂、记得住、想点赞的东西。这也是提升“川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窗口”,要把“地方味、特色味”表现出来。

四是体育场馆有看点。这是硬实力的体现,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体育场馆建的好,设施设备先进,能容纳的人多,现场氛围肯定就更热烈,给人的感觉会更深刻。这其中就有不少“梗”,比如内江的场馆由于看台座位少,现场摆了不少胶凳子,被网友戏称为“川南第一把胶椅”。 也许,通过“川超”的比赛,将带动体育设施的完善、体育场馆的升级、体育活动的举办,有的地方体育场馆将填补上“空白”和“短板”

第三,焦点集中。“川超”本身是热点,也是焦点,但作为市民、观众,也有自己的“关注点”。有的关注赛事本身,有的则关注赛事之外的东西。要我说,赛事是基础,比赛之外的东西才是精髓。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赛事体现的是功底,赛事之外体现的是动力”,两者考验的是“功夫”,而“功夫在诗外”。“川超”虽然有很多话题,但“焦点”是集中的,没有出现跑偏、跑调的情况。

第一个焦点是“比赛本身”。这是关注最多、讨论最多的,但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没有达到举办“川超”的初衷和目的。“川超”只是一个媒介、载具,更多是通过赛事带动文旅、带动消费、带动经济。正如赛前所言,举办“川超”,旨在通过足球赛事推动城市形象传播和文旅产业发展,是“体育+”,这个“+”才是落脚点。“川超”,既要体现“川”的韵味,要扼要彰显“超”的特点,一定要在“超”这个字上下深功夫,使其超越比赛本身。正如买车买房,标价中的那个“起”字才是最不该忽视的。现在,不少地方还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还没达到更高的层级,也就是没有玩出“档次”和“境界”,比如热衷于玩“梗”、调侃,自娱自乐的成分偏多,制造话题、催生流量的做法偏少。这一点内部要向绵阳学习,无论是开场表演,还是开球嘉宾的选择以及“肥肠宝贝”助威等,这些都抓住了人的“眼”和“心”,就凭这些,“川超”就能走远,绵阳就能搞好。外部要向“苏超”学习,人家别出心裁,真的玩出了新花样。

第二个焦点是“比赛之外”。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也充满无限可能,这就需要做好“赛事+”融合发展的文章,要在“走了一步”的基础上“再走一步”,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比赛之外的东西,已经超越比赛本身,达到了更高层次,迈入了更高境界。“川超”不仅是一个竞技舞台,也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个形象展台,她能唤醒城市荣誉、凝聚市民情感、促进经济发展。正如之前提到的绵阳的一些独具创意的做法,就是“比赛之外”的东西了。据说自贡有“移动天团”,这个也很有“杀伤力”,是流量“金钥匙”。不少地方始终纠缠于“比赛本身”,纠结于“比赛结果”,而忽视了“比赛之外”。这么好的平台,这么好的机会,要懂得“顺水推舟、乘势而上”。天天关注于比分是几比几,是没有多大必要的。为了什么“争议球”讨论,意义也不是很大,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之前也谈到了,这就是群众体育、重在参与,要在参与中将“机会抓在手中”、把“平台为我所用”,打好自己想打的牌。你看,有的城市过于强调我要怎么怎么胜对手,强烈表达“我比你强”,但有的地方却与众不同,表达强烈的是“我对你好“和“我与你亲”。比如绵阳和德阳的“阳哥之争”,人家呈现的是“兄弟情”,川B和川F之间PK,硬是搞出来"Best Friend",还用无人机表演呈现出来,说明是用了心的。比如绵阳与广元,也是“一家亲”。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要我说,只有更多的“睬”和“彩”,才能带来更多的“材”和“财”。“川超”不就是为了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吗,要通过比赛让双方“联系更多、关系更好”。双方都给彼此打广告,而不是打口水仗,效果肯定会更好

第四,起点很高。“川超”的起点很高,这也是在其他地方有先例的基础上举办的。一举办,就迸发出巨大能量,展示了其充足活力,昭示了其无限潜力,预示了其美好未来。今后的“川超”,将要“起飞”,其带动性将不断增强、影响力将不断扩大,将在更广范围、更大空间、更多话题、更强影响上持续呈现。为什么能飞起来,主要是市州多、人口多、基础好、氛围浓、经验足,这是重要前提和有利条件。下一步,还可以打开视野、打开格局,推动“川超”向更高水平发展,让“川超”显得“高超”“高级”“高端”

一是向更大范围拓展。将现有的与“苏超”“渝超”等联动,先拓展为川渝对抗赛,或穿插安排交流赛、友谊赛,将全省性活动变为区域性活动,重庆的区县与四川的市州“扳手腕”,应该能玩出新高度。毕竟川渝自古是一家,具有实施的可能性!也许,随着“川超”“渝超”的兴起,现在的“自己玩”会迎来“一起玩”的时候,应该会有这么一天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是向更多内容拓展。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赛事、城市、文旅、消费”等几个方面,对“赛事经济”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促进消费上尚处于低端阶段,手法也基本一致。应该着眼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在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营销上下功夫,呈现出更新、更多的内容,让消费者乐意来消费、愿意多消费、满意新消费

三是向更强影响拓展。“川超”不能只在川内响,其影响力应该走出四川、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如何做到,关键是要提升传播能力。提升传播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制造话题”和“引领话题”的能力,多点“无中生有、点石成金”。比如绵阳和德阳之间的比赛,“赌注”是“南郊机场”就是制造了一个话题,非常之成功,我看网络上有不少人都谈到这一点。正如有网友说,苏州如果听说比赛能赢机场,都愿意来“川超”与绵阳打比赛。不能“制造话题”,但在话题出来之后,要具有引领能力,这也非常重要。比如绵德之战中的“争议球”判罚问题,就要抓住这个话题,将其向正向方向去引、去带,引好了、带好了,不仅“坏”变“好”、“害”变“利”,而且通过这个话题不仅能让比赛更规范、裁判执法更公正,而且相当于打了一次广告。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话题,估计就没有人炒作,有人炒作,你就借机操作,最后产生的是“正能量”。别人带节奏,你要带话题;别人说“坏”的,你要讲“好”的,为赛事正名,让城市扬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体育   绵阳   队名   赛事   雅安   城市   球员   德阳   地方   话题   球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