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智者,真相不言自明。
近日,一则关于“成龙去世”的消息在多个社交平台传播。图文并茂,甚至配上了所谓“病床照

”,内容看上去有模有样,引来不少网友围观、转发。
这张照片中,成龙面色苍白,插着氧气管,背景是医院病房,配文写着“因伤病并发症抢救无效去世”。图像看起来“真实”,加上伤病的前提,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但事实很快就打了脸。仅过了两天,成龙微博更新,官宣新电影定档,短短几行字,没有回应任何谣言,却直接把所谓“去世”传闻击得粉碎。

他没死,也不病。他在拍戏,在工作,在用事实回应一切。这场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并非偶然。
据国家网信办2025年10月发布的通报显示,AI图像被滥用制造虚假信息的案例正在急剧上升。
仅上半年,全国主要平台就监测到超过300起“AI伪造明星去世”的谣言,其中成龙所遭遇的这起,是目前影响范围最大的之一。

这张“病床照”其实是用AI图像生成技术合成的。照片背景、面部细节都经过算法处理,并非真实场景。
但因为逼真,加上成龙近年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很多人一时间难以分辨真伪。
谣言制造者的手法越来越高明,成本低、传播快,误导性强。有网友在脸书平台发文辟谣:“

脸书最新假新闻:成龙去世,纯属虚构。”
该贴短时间内被浏览数万次。微博、知乎、抖音等平台也陆续有人发布澄清内容。但更有力的辟谣还得是主角本人。
11月11日,@成龙 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新电影正式定档。没有多余解释,只有一张宣传海报和一句“敬请期待”,胜过千言万语。

那么,成龙这段时间到底在做什么?他不是在养病,也不是隐退,而是拍戏。他的新片《龙影传》早在2025年8月就已在横店开机,10月初完成主要拍摄。
该片由陈嘉上执导,成龙担任主演兼动作导演,讲述一段融合传统武术与当代叙事的故事。在片场,他坚持亲自完成多场动作戏。
横店剧组工作人员透露,成龙每天凌晨五点进组,训练、拍摄、设计动作都亲力亲为。这不是一个“病重的人”该有的状态。这才是71岁的成龙真实的样子。

很多网友在拍摄地偶遇他,有人拍到他穿着戏服走出片场,有人说他在为动作戏争论设计细节。只不过成龙并没像以往频繁接受采访、参加综艺,所以大众误以为他“消失”。
过去几年,成龙多次遭遇类似谣言。从201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成龙病重”“成龙离世”的消息冒出来。图文、视频、配音、剪辑,手段五花八门。
只不过之前多是文字和截图,而这次,AI合成图像的出现,提升了可信度,也增加了辨别难度。2020年,成龙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说过:“我每年都死几次,但我从来不回应。”

2023年,他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也回应过:“我不回应,是因为我的时间应该留给电影。”
2024年4月7日,成龙发微博庆生,写下“已经七十岁了吗?”他还说,“能老是件幸运的事。”文末附上一张白发白胡子的照片,很多人看后担心身体状况。
他随后澄清,那是电影造型,并让大家放心。事实证明,他不仅能老,还能打,还能拍戏。

2025年,他与某国际运动品牌续签代言协议,还参与健康食品和白酒品牌的联名合作。据金融平台估算,成龙的个人IP价值仍在8亿人民币以上,商业影响力稳居华语男演员前列。
品牌方看重的,不只是他过去的光环,还有他至今仍未停止创造的能力。他不是靠回忆吃饭的演员,而是仍在产出的创作者。
国家网信办也注意到了这类谣言的泛滥。2025年10月起,官方启动“清朗·网络信息真实性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AI造假、明星死亡谣言、恶意剪辑等误导内容。

成龙事件后,被用于传播谣言的账号已被封禁,相关平台也加强了AI生成内容的标识管理。
未来,平台将在明星信息传播中引入“快速辟谣机制”,并对用户发布内容进行更严格审核。
从《醉拳》里的黄飞鸿,到《警察故事》里的陈家驹,从《尖峰时刻》的李督察,到如今的《龙影传》,他用61年时间,为观众写下一份沉甸甸的履历。

他不需要辟谣,作品就是答案。他不是活在流量周期里的明星,而是撑起一代人记忆的符号。
谣言风起,成龙无言;电影定档,是最响亮的回答。
“大哥还在。”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事实。他未曾离开,只是在继续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演戏、拍戏、活着。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