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脑机接口技术助力多动症患儿精准提升注意力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上课坐不住、写作业拖拉、情绪易怒……面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常见问题,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引入基于“脑机接口”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为特殊儿童成长开拓新路径。

7岁的小峰自打学会走路就成了“永动机”,总喜欢到处跑。上幼儿园时不听指令、不愿排队。去年进入小学后,问题全面爆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书写困难、情绪冲动、与同学关系紧张。

今年2月,父母带小峰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求诊。系统评估后,医生诊断其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于这类儿童,我们首选医教家配合的综合训练,其次才是药物治疗。”儿童保健科主任汪鸿向小峰父母详细讲解了干预方式,用专业和耐心赢得了他们的信赖。

小峰开始了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训练,其中基于脑机接口原理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成为核心环节。训练时,医生为小峰戴上带有电极的帽子采集实时脑电波。当目标脑电波达到设定值时,他在游戏中的角色就能命中目标得分;反之则会失败失分。另一种动画模式中,脑电波达标时动画顺畅播放,不达标时则会卡顿或倒放。小峰很快接受了这种有趣的训练方式,坚持每周训练,暑假期间更增至每周3—4次。

付出终见回报,老师反馈小峰课堂上小动作明显减少,专注时间延长;父母发现他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和速度双双提升,情绪控制能力也显著改善。10月初复查显示,其注意力商数从70分跃至105分,专注相关脑电波也稳步增强。

“现在能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小峰爸爸在医教家微信群里写下感触,希望帮助更多类似的孩子和家长。

脑机接口如何实现这样的效果?汪鸿主任解释,它如同一位“神经教练”,在大脑和计算机间搭建直接对话桥梁:通过无创头戴设备捕捉大脑皮层电信号;算法实时解读脑电波,识别专注与分心状态;将抽象状态转化为游戏中的生动画面;孩子通过反复练习,自主掌握维持专注的技巧。“它实现了从行为干预到神经功能调控的跨越,让注意力变得可测量、可训练。”

据了解,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开展这项技术近2年来,三个院区已有近1000名儿童接受训练。该技术不仅应用于ADHD诊疗,也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等疾病的评估与干预提供了全新视角。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育儿   助力   精准   注意力   接口   技术   脑电波   湖北省   障碍   专注   儿童   情绪   反馈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