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日报》2025年9月22日 4版
深读 | 活力迸发 效益释放 品牌凸显
包马跑出一路繁花
秋意渐浓,奔跑不息。9月21日,2025包头半程马拉松赛(第四站)在微凉的秋风中打响“收官之战”,为历时五个月的马拉松系列赛画上圆满句号,也让这座草原钢城在深秋时节持续沸腾。从5月到9月,从春末到仲秋,五场赛事串联起包头最美好的季节,也串联起数以万计跑者的激情与梦想。这场持续数月的奔跑盛宴,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擦亮了城市体育的金字招牌。
赛道上的城市蜕变
从工业重镇到活力之城
2019年8月18日,包头市举办首场马拉松比赛,被中国田径协会评定为最美赛道特色赛事和铜牌赛事,开创了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2023年,暌违4年的马拉松与包头重逢,此后连续三年独特的“1+N”模式(1场全马+4场半马),让“包马”成长为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马拉松品牌之一。
包头马拉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恰是包头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2019年,首届“包马”举办之时,马拉松在多数人的眼里是“小众”“极限”和“不可能”,2025年的“包马”收官,共吸引了7万余名国内外跑友参与其中。包头马拉松的举办,不仅填补了区域性大型国际性赛事的空白,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这场蜕变背后,是城市发展与体育精神的深度交融。作为老工业城市,包头通过马拉松赛事实现了城市气质的重构。马拉松赛道串联起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包钢集团、赛汗塔拉城中草原等标志性景观,让跑者在奔跑中感受“草原钢城”的独特气质——既有工业文明的厚重,又有草原文化的辽阔,更添现代城市的活力。
仔细盘点,“包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赛场之上,热情的市民、高效的组织,无不体现出包头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
每场比赛,赛道两旁都站满了热情的观众,他们自发地为选手们加油助威,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有的市民还准备了水果、饮料,为疲惫的选手送上一份清凉和关爱。还有一些市民主动配合交通管制,选择绿色出行或调整出行计划,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让出道路。这些温情的场景,让马拉松不再是少数人的竞技,而成为了整座城市的狂欢。
赛场边,“包马”组委会做足准备,联合各部门提供完善的赛事保障和服务,确保大家以最佳状态顺利完赛。赛场上,不断超越自我的跑友们,也亲身践行着“马拉松”精神,回应着“包马”热情。
2025包头马拉松系列赛的成功举办,对包头是又一次全面的城市形象展示。参赛水平、赛事组织、赛事服务保障和赛事激励等方面优化升级让“包马”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多元效益持续释放
体育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包头马拉松系列赛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1+N”模式,更在于其产生的多元效益正在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络。
经济效益显著可观。数据显示,2025年5月17日至19日包头马拉松赛事期间,包头全域累计接待游客9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旅游总消费达4.51亿元,同比增长8%。再往前回溯,2019年,首届“包马”吸引1.6万余名跑友;2023年,一场全马、四场半马的系列赛累计参赛选手达6万多人;2024年赛事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6.28万人次,同比增长9.74%,实现游客总消费6.59亿元,同比增长22.09%。持续增长的数据背后,是马拉松对城市经济的强劲拉动作用。
产业融合深入推进。“体育+旅游”方面,2025包头马拉松赛期间,包头市同步“包马”无人机秀等配套活动,五当召景区、北方兵器城、美岱召旅游区等33个景区对包马选手免费开放,13家星级旅游饭店也为包马提供优惠支持与贴心服务。“体育+商贸”方面,体育赛事为包头市商贸领域搭建了广阔多元的交流合作平台。在浙商银行2024包头马拉松赛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行业嘉宾从体育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运营等方面分享经验,为包头市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马拉松带动了全民健身的节奏,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随着全市60个公园、广场全部升级改造完成,新增健身器材2580件,儿童健身场地30余处,改建球类场地185块,新铺设塑胶健身步道40多公里,包头完美打造了群众10分钟健身圈。如今,去公园、广场健身锻炼已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这其中既有热爱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的银发族,也有坚持在上班前健身锻炼的年轻人。
展望未来
从赛事品牌到城市名片的升华之路
如今,“包马”已不再只是42.195公里的赛道,更是城市经济、文化、治理能力的综合考场。这场城市与赛事“双向奔赴”的背后,是健康意识觉醒、消费升级与城市竞争的共同作用。
包头马拉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标识。要说“包马”,就绕不开吉祥物“鹿鹿”。2019年,黄色小鹿披上绿衣,如春日萌芽般清新;2023年,绿衣依旧裹着小鹿的轻盈,似盛夏浓荫般蓬勃;2024年,小鹿化作一抹纯粹的绿,宛如原野上不羁的风;2025年,粉色小鹿身着同色霓裳,似朝霞般绚烂夺目。变的是衣袂的色彩,不变的是“鹿鹿”眼中始终燃烧的光芒——那是“包马”精神的火种,是开放包容的胸怀,是永不停歇的奔跑信念。
“未来,包头马拉松赛将继续在特色化、精细化运营上下功夫,将赛事‘流量’有效转化为发展‘留量’。通过持续创新赛事体验、深化产业融合、提升服务品质,让‘包马’品牌持续焕发光彩。”包头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王媛媛表示。2025包头马拉松系列赛的成功举办,对包头是又一次全面的城市形象展示。参赛水平、赛事组织、赛事服务保障和赛事激励等方面的优化升级让“包马”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一场场马拉松,点燃了整座城市的激情。随着“体育+”生态的持续完善,包头这座兼具工业底蕴与自然风情的城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新篇章!
至此,2025包头马拉松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包头的奔跑永远不会停止。
锐评
奔跑 让一座城市更加生动
□李楷谨
包头马拉松的年度盛宴虽已落幕,却留给人们绵长的回味与期待。这项赛事早已超越单纯的体育竞技范畴,成为驱动城市更新、凝聚市民认同的重要载体。
纵观其发展历程,“包马”不仅以“1+N”的创新赛制吸引数万跑者参与,更通过持续的运营优化,实现了体育与城市气质的深度融合。它让外界更全面地认识了包头——这座传统的工业城市,正借助马拉松的节拍,迈出轻盈而充满活力的步伐。
赛事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它拉动了本地消费,促进了文旅融合,更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公园里新增的健身步道、广场上活跃的运动身影,都是马拉松带来的积极回响。而比赛中志愿者与市民展现出的热情与包容,则无声地塑造着城市的文化品格。
吉祥物“鹿鹿”的逐年蜕变,恰如“包马”品牌的成长缩影:色彩在变,但内核中那份蓬勃向上的精神始终如一。它象征着这座城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巧妙平衡,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生活与公共庆典的共同向往。
可以说,包头马拉松的成功,是体育赋能城市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它用奔跑的脚步丈量出一条办赛、营城、惠民相结合的新路径。期待未来的“包马”继续以开放之姿、创新之策,汇八方来客,书写更多城市与体育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
来源:包头日报
编辑:胡悦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