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凌晨,特朗普对世界媒体宣称,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在俄罗斯正被全球多国制裁的当下,印度这个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若转向,毫无疑问将对俄经济造成不小打击。
特朗普还兴奋地表示,这是重大一步。
可就在他话音刚落不到24小时,印度外交部就出面打了脸,直接指出两人根本没有通话。
一时间,舆论炸开了锅,外媒、市场、政界都开始质疑,特朗普到底是“听错了”,还是故意“制造胜利”,
那么,特朗普为何要急着宣布这一消息?他和莫迪之间到底有没有达成这项所谓的“承诺”?
10月16日下午,印度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回应称,总理并未与特朗普进行通话,这句话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像一记重锤,打在了特朗普的“外交胜利”上。
更让人感到戏剧性的是,印度并没有明确说是否会改变对俄罗斯的石油采购政策,只字不提“承诺”,只强调进口政策以国家利益为导向。
而这番话背后隐藏的信号非常清晰,印度不会为了美国的好看,而牺牲自己的能源安全。
很显然,印度既不愿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也不打算轻易放弃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巨大经济利益。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每天大约有160万桶俄油运往印度,占其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俄油价格相比国际市场便宜,印度一年能因此节省高达170亿美元的财政开支。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炼油设备有一部分是专门为俄罗斯原油设计的,如果要调整进口方向,不仅耗时半年以上,还需投入至少5亿美元的改造成本,这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是笔不小的负担。
所以,印度做出“停止采购俄油”的承诺,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特朗普在白宫的那场发布会,更像是一次为中期选举“造势”的政治秀,他需要一个看上去强硬又成功的外交成果,来证明自己对外政策“奏效”。
而印度,显然被他当成了“道具”。
不过,印度并没有照剧本走,外交部的否认声明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特朗普的“胜利”并不存在。
与此同时,中国的态度也非常明确。
就在特朗普“点名”中国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表示,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正当合法的,美国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
林剑还强调,中国将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这番表态不仅回应了特朗普,也向全球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放弃自身利益。
实际上,美国对印度的打压早已开始。
就在几天前,特朗普以“购买俄油”为由,对印度加征了25%的惩罚性关税,使得总关税达到惊人的50%,他甚至公开批评印度是“发战争财”,把印度形容成一个“二道贩子”。
这种极端言论和极限施压,背后隐藏的是美国在全球能源博弈中的焦虑,随着俄印、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加深,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正逐步削弱。
而印度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没有公开和特朗普撕破脸,只是“冷处理”,表示没有通话、政策以国家利益为主。
另一方面,它也没有承诺停止采购俄油,继续和俄罗斯保持紧密合作。
可以看出,印度正在玩一场“模糊战略”,既不彻底倒向美国,也不轻易背弃俄罗斯。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一连串的风波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和副总理诺瓦克都表示,俄印能源合作仍将继续,俄罗斯只信任印度官方的正式声明。
俄驻印大使阿利波夫也透露,俄印双边贸易正在增长,印度采购俄油是主权行为。
这番话既是对特朗普的回应,也是一种对印度立场的认可,可以说,俄罗斯在这场争议中,展现出了相当的冷静和自信。
虽然特朗普的言论在短时间内引起了油价小幅上涨(约1%),但随后就迅速回落,投资者显然并不相信印度会真的停止购买俄油。
正因为如此,特朗普的“外交胜利”变成了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他一方面想通过制造舆论压力,推动其他国家跟进制裁俄罗斯,另一方面又试图把“逼印度让步”当成对内政绩包装。
但现实是,印度并不愿意为了美国的战略目标牺牲自身利益,中国更是毫不妥协,坚决维护自己的能源安全和外交独立。
这不仅是一次关于石油的争夺,更是一次关于国家主权与自主决策权的较量。
而特朗普的做法,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美国的压力,并不值得让人妥协。
信息来源:
2025-10-16 16:07·观察者网 特朗普称莫迪已保证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中方回应
2025-10-16 20:53·观察者网 特朗普称莫迪承诺不再购买俄油,印度否认:双方没有通话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