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岁的老人,走路的时候突然出现呕吐,事实上,患者出现不适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他总是感到反酸及烧心,为了查明病因,患者来到医院,通过检查,很快明确为反流性食管炎。
医生说,这位老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比如老人就有这样的一个习惯,他总是习惯饱餐后马上去运动,殊不知,饱餐以后大量的食物停留在胃内,由于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排空,这个时候马上去走路,由于腹内压增加,反而会增加食物反流的机会,胃内的食物往往富含胃酸,反流到食管内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医生提醒,走路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这是建立在科学走路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的科学走路,就是在合适的时间走路,不要过度走路,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路。
医生强调:超过70岁的老人,宁可不走路躺着,也别在5个时候走路。
第一,不要在高温环境里去走路
现在气温特别高,特别是到了中午,地表的温度甚至都超过35摄氏度以上,在这样极端高温的环境里,最好不要走路。
在高温环境里走路,会导致出汗量增多,这个时候人很容易虚脱,高温环境里走路,也会引起血压比较大的波动,这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第二,不要在太冷的环境里去走路
高温不适合走路,如果温度太低,同样不适合走路,很多老年人到了冬天,天不亮就外出走路,殊不知这个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气温是非常低的,在这样的低温环境里走路,人在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血管收缩,血压容易急剧升高。
第三,不要在饱餐后马上走路
人在饱餐以后,胃是急剧扩张的,这个时候胃内压是增加的,胃的排空需要时间,如果饱餐以后马上去走路,势必会引起腹内压的急剧上升,一旦腹内压急剧上升,那么很容易导致胃内食物的反流,时间长了,患者很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还有,饱餐以后,为了帮助食物的消化,大量的血液涌向胃肠道,头部和心脏会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这个时候马上去走路,不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第四,不要在身体不适时去走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可能会罹患形形色色的疾病,如果这些疾病没有控制好,就最好不要给身体增加额外的负担,比如很多老年人罹患了心脏疾病,在病情没有稳定的时候,身体可能会出现异常的胸痛胸闷及气促,这个时候如果还强迫自己去走路,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可怕的后果。
第五,不要在刚喝完酒去走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不喝酒尽量不喝酒,很多老年人有喝小酒的习惯,觉得少量饮酒有助于血管的健康,饮酒以后,他们会想着马上去走路,这样有利于酒精的代谢,酒精在代谢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走路的时候会进一步消耗葡萄糖,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出现。
很多老年人本来平衡就不好,一旦出现低血糖,很容易摔跤,还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