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球经济格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动荡。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指数攀升至近十年高点。美国彼岸的贸易政策变动,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全球力量结构。就在本月,特朗普政府的一项政策调整,让盟友哀叹、对手获益、全球市场风声鹤唳。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罕见公开批评美国,称“几代人都要为其买单”。与此同时,中印俄三边机制再现重启曙光。7月的国际舞台,这一切都来得极其突然,却又处处有迹可循。
7月24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瑞尔在洛伊研究所发表演讲,字字句句都带着愤怒与无奈。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如果继续下去,澳大利亚未来几十年都要为此“埋单”。数据支持了他的判断。官方统计,贸易产值占澳大利亚GDP的近三分之一,每四个澳大利亚人中就有一个依赖对外贸易生存。
澳大利亚一度以对美市场“无条件开放”自居,期望换取美国的平等待遇。特朗普政府却反手对澳钢铁与铝产品征收50%关税,药品出口甚至面临200%的新税威胁。美国农业部长公开宣布,这一切说明了美国政策的“威慑力”。澳大利亚不得不解除对美牛肉长达20年的进口禁令,换来的是更多贸易壁垒。
法瑞尔公开质问:“我们的价值观不该成为谈判筹码。”澳方的强烈反弹,正是对“美国优先”冲击全球规则的警示。澳大利亚社会普遍担忧,这场贸易风暴将持续影响本国几代人。澳美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正在关税与壁垒的拉锯中变得脆弱。
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面。发言掷地有声:若俄罗斯在50天内无法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全面关税。与此同时,所有与俄罗斯进行能源贸易的国家,也将面临“次级制裁”。
中国与印度首当其冲,被点名为俄罗斯石油进口最大国。此举意图明显,既要孤立俄罗斯,又要将中印推向压力前线。美方的强硬姿态,触发了国际社会新一轮地缘博弈。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位专家分析,这项政策“表面打击对手,实际伤及盟友”,“美国优先”的铁腕操作反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碎片化,激化了各方不信任。
澳大利亚的失落感并非孤例。美国对澳钢铁、铝、药品等关键产业开征高额关税,澳大利亚却对美市场敞开大门。澳方被迫解除牛肉进口禁令,却换来美国更高的壁垒。澳大利亚内部担忧,长期受损的不仅是经济,更是国家战略自主性。
特朗普的政策风暴在印度引发了强烈共鸣。7月17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在例行记者会上直言,北约不应搞“双标”。他强调,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是印度不可让步的底线。更重要的是,他公开表示“不排除重启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
印度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6月以来,中印高层互动频繁。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成为三年来首次中印高层军事接触。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五年来首次访华,会谈中多次强调“中印对话与交流越多越好”。印度智库NITI Aayog更是向莫迪政府建议,放宽对中资企业的投资审查,推动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合作。
印度的策略极富戏剧性。面对美国制裁威胁,印度一方面高调释放“可能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上采取灵活调整。印度已宣布,若被美国次级制裁,将加大中东原油进口,变相配合美方打压俄罗斯。
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酝酿,2002年正式建立。过去两十余年,三国曾多次举行部长级会议、视频峰会,涵盖外交、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疫情叠加中印边界摩擦,机制近年几近冻结。
这一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意外成为三边机制复活的催化剂。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高调表态,时机已到,俄方欢迎机制重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表示,中俄印合作有利于三国和全球利益,中方愿与俄印双方保持沟通。
巴基斯坦学者穆罕默德·穆拉德在德国波恩大学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三边机制对巴基斯坦同样利好:一旦中印关系进一步紧密,巴有望借助中国斡旋,改善对印关系。巴学者同时指出,重启三方机制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关键在于印度后续实际动作。
中俄印三边机制的重启并非一帆风顺。印度一边高调释放合作信号,另一边仍然死守“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成员身份。QUAD由美日印澳组成,核心目标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
多家国际媒体分析,印度当前的策略是“左右逢源”,将三边机制作为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若美方对印网开一面,印度会继续中立或偏向美方;若美方强压,印度则挥舞“三边机制”大旗,争取更大谈判空间。印度对中俄的合作意愿和诚意,始终被外界和中俄双方高度警惕。
印度在俄乌危机中已经尝到甜头。中立立场让印方赢得双方青睐,能源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特朗普新政出台后,印度直接“以机制还机制”,用三边合作要挟美国。专家普遍认为,印度真正的目标是最大化自身利益,而非全心投入三边合作。
澳大利亚的困惑与愤怒,折射出当下美西方同盟体系的深层裂痕。澳方贸易部长公开批评美方“非对称贸易结构”,澳大利亚对美国市场开放几乎“无条件”,却换来更多壁垒。钢铁、铝出口被征收高达50%关税,药品面临200%新税冲击。贸易结构失衡,利益分配不公,澳大利亚成为美国政策的“受害者”。
澳大利亚社会舆论普遍担忧,特朗普的政策已令本国经济基础动摇。解除对美牛肉进口禁令,换来的却是更多壁垒。长远来看,这种不平等将削弱澳大利亚的繁荣和战略自主。
特朗普关税与制裁新政,原本意在通过极限施压孤立俄罗斯、打击中印,逼迫盟友和对手就范。实际效果却出现意外反转。澳大利亚等盟友被深深伤害,对美政策信心大减。印度则利用三边机制与美讨价还价,中俄顺势加强合作。美方意图加固同盟、孤立对手,却让“对手”获益、盟友受损。
英国《经济学人》、彭博社等多家权威媒体评论指出,特朗普政策正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关税、贸易、能源等领域的分歧被进一步放大,多边合作机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持续的贸易壁垒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速,增加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7-27 17:13:特朗普称将对澳出口大量牛肉,美贸易商、经济学家齐“泼冷水”:不太可能,美国国内供应都不足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