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再次陷入财政危机,中美俄均未结清2025年会费,秘书长古特雷斯已对外确认,将靠裁撤岗位来弥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中美俄未结清2025年会费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据法新社9月16日报道,联合国秘书处已拟定裁撤2681个岗位的计划,同时还会在多个非核心领域收缩开支。这并非第一次出现类似状况。过去几年,联合国因资金不到位,而反复经历“钱荒”,但这一次的严重程度显然更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28个缴纳了当年的会费,但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在内的60多个国家仍未缴纳。而问题的焦点在于,这三个大国为什么没缴费?
先说美国,作为联合国最大单一出资国,美国承担着22%的常规预算份额,但到今年初,美国拖欠的联合国会费已经累计到15亿美元。原因就在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联合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从过去的“不情愿支付”,逐渐演变成如今的“直接断缴”,理由冠冕堂皇:美国政府认为联合国效率低下,开支浪费,并且经常与美方政策相冲突,因此没必要为一个“不听话”的机构买单。显然,美国的欠费是赤裸裸的政治手段,是借断缴来削弱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以此强化自身的单边主义。
再看中国。中方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缴纳2025年的会费,但几乎每年都会在年末之前结清,2024年会费就是在同年12月底才划拨到账的,总额约4.8亿美元。中国的延迟支付,一方面是出于财政划拨周期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借机表明,联合国的会费分摊制度需要改革。另一方面,按照现行规则,发展中国家承担的会费比例不断增加,而一些传统发达国家却不是通过减免就是通过拖欠来逃避责任。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就曾明确指出,联合国会费比例,应该体现各国实际支付能力,否则就是“越富有的国家付得越少,发展中的国家却付得越多”,这种不公平格局不可能长久持续。说白了,中国不是不愿意付,而是希望在履行义务的同时,推动联合国会费制度的调整。
至于俄罗斯,它的处境又有所不同。俄方近年来确实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困境,尤其在西方制裁与高强度战争消耗的背景下,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货币贬值压力加剧,外汇储备也有限。虽然俄罗斯每年依旧努力结清联合国会费,但支付的时间点越来越晚,金额上也捉襟见肘。与美国的政治算计和中国推动制度调整不同,俄罗斯的不缴费更多是无奈之举。
那么,联合国真的只能被动等待吗?从秘书长古特雷斯到财务主任拉马纳坦,联合国内部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削减预算的计划,甚至打算把开支削掉20%,裁员近7000人,把精简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但这显然治标不治本。联合国最大的支出领域是维和、人道和发展,如果连这些都要缩减,那么它在全球治理中的权威和作用必然进一步下降。更何况,美国的拖欠并不是预算紧缩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它根本不打算配合。
也因此,中国的改革诉求显得更有现实意义。中方强调,要让会费比例真正体现“公平与合理”,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巨大需求,不能让财政负担不断向南方世界转嫁。事实上,中国在多边体系中始终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即便在延迟支付的情况下,最终也都会履行义务。而这种做法就是提醒,如果不推动改革,单靠发展中国家“硬撑”,那么联合国财政危机迟早会陷入恶性循环。
总的来说,联合国再陷财政危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美俄三国均未结清2025年的会费,看似同一个动作,但原因截然不同。未来如何发展,目前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继续任由差别化欠费和不公平分摊蔓延,联合国的资金困境就不会只是“再爆一次”,而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结构性危机。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