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本该是休息放松的时刻,但对19万股民来说,焦虑和不安早已取代了周末的宁静。就在周五晚间,四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下周一停牌一天,周二起正式“戴帽”。绝味食品、思科瑞、创意信息、复旦复华——这些名字背后,是超过19万股东的集体踩雷。
曾几何时,绝味食品是消费板块中的明星企业。其股价历史最高达到107.88元,市值一度突破数百亿。然而自2021年见顶后,公司股价连续四年下跌,去年9月最低跌至10.93元,跌幅近90%。尽管今年在15元附近震荡,但投资者原本期待的价值回归,最终未能到来。
9月19日晚,绝味食品公告收到湖南证监局相关文书,股票将自9月23日起变更为“ST绝味”。这意味着,这家曾经被众多机构看好的消费股,正式进入了风险警示板块。
作为2022年才登陆科创板的次新股,思科瑞的“年轻”让人意外。上市仅三年,公司就从发行时的高光时刻跌落神坛。截至最新收盘,股价报31.50元,较历史最高价84.38元下跌超过60%。
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露了真相: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收996.04万元,虚增利润700.54万元。业绩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中报已现亏损,如今又被ST,这家电子设备检测企业的前景令人担忧。
2014年上市的创意信息,是一家专注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的企业。公司股价历史最高达87.99元,而最新收盘价仅7.86元,市值不足50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已经连续五年亏损,今年中报再次亏损1.119亿元。如今证监会查明,公司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多计营业收入,存在虚假记载。连续亏损加上财务造假,让这家本就经营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
最让人唏嘘的当属复旦复华。这家1993年上市的企业,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是A股市场不折不扣的“老将”。公司去年10月至12月还曾有一波大涨,最高触及9.50元,如今却只剩7.02元。
调查发现,公司在2019年、2020年和2023年三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手法包括少计营业成本、少计资产减值损失等,虚增利润总额超过8000万元。一家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企业,最终也走上了财务造假的道路,令人扼腕。
四家企业,19.44万股东。这个周末,对他们来说注定难眠。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几个共同点:无论是上市多年的老牌企业,还是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新上市公司;无论是消费明星股,还是科技概念股,一旦公司治理出现问题,财务造假,最终都难逃市场的惩罚。
注册制改革以来,A股市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应退尽退”不再是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这对普通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简单地依据概念炒作、历史名气或者短期股价表现来做投资决策。
这四家公司的ST,也给市场带来了深刻的警示:首先,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前所未有。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真实性;其次,分散投资是不变的法则。不要将资金过于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上;最后,对于问题公司要及时止损。一旦发现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等情况,应该果断决策,避免更大损失。
这个周末,19万股东无心享受闲暇。但也许,这正是市场给我们上的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投资没有捷径,唯有坚持价值、尊重规则、敬畏市场,才能行稳致远。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