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迎来传统佳节
重阳节

96年前的今天
毛泽东在闽西上杭的临江楼
写下了那首著名的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寥寥数句
却凝聚着一位革命者
在艰难岁月中的
豁达、坚定与远见

一首词的背后
是一段闽西峥嵘岁月
1929年
毛泽东经历了
他革命生涯中的一个低谷
红四军党的“七大”上
他的正确主张未被接受
也失去了“前委书记”的职务
随后
他来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
却不幸身患疟疾
辗转永定山区养病
一边是身体的病痛
一边是对红四军前途的深切忧虑
但在永定的山村里
他并没有消沉
而是坚持调查研究
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
转机出现在这一年重阳节
身体渐愈的毛泽东
取道合溪前往上杭
一路秋景烂漫
战地菊花盛开
当他到达上杭县城
与战友重逢时
感慨万千
挥笔写下了《采桑子·重阳》
词中既有“人生易老”的感慨
更有“胜似春光”的豪迈
这是一种真正的革命乐观主义——
哪怕个人遭遇挫折
依然坚信革命事业
终将如秋日晴空
寥廓万里

1929年毛泽东(右二)在龙岩留影(资料图)
不止《采桑子·重阳》
革命战争年代
毛泽东还写了三首
与闽西有关的诗词
这些诗词作为一个完整的片段
记述了1929年红四军入闽
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
建立苏维埃政权
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加强党和人民军队建设
直至古田会议胜利召开
确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
再转战赣南
建立中央苏区的艰难过程
1929年秋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写作背景
1929年3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一次入闽攻占长汀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了长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发现国民党在长汀乃至闽西地区的统治力量较为薄弱,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却有相当好的基础。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国民党新军阀将很快面临分裂,蒋桂战争一触即发。这样的形势将给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在类似长汀乃至闽西这样的反动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创立与发展提供了契机,于是决定采取更加大胆的计划,适时向包括龙岩、永定、上杭在内的闽西腹地推进,建立包括闽粤赣边区20多县在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苏维埃政权。4月,蒋桂战争爆发。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三打龙岩城,夺取永定、上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建立起像此前建立的长汀县革命委员会那样的各县红色政权。《清平乐·蒋桂战争》这首词,是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初步创立并形成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后写下的。诗人气势如虹,充满胜利的喜悦。既形象地描述了红四军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收拾金瓯一片”,建立革命根据地,“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以成功经验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讽刺鞭挞了国民党新军阀挑起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做黄粱美梦的狼子野心。
1930年1月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写作背景
1929年11月,蒋介石调集赣闽粤反动武装,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实行第二次“会剿”。11月26日,陈毅带回中央“九月来信”,毛泽东、朱德、陈毅在红四军总部长汀汇合,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决定部队移师连城新泉开展整训,以迎击前来“会剿”之敌。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毛泽东重新当选前委书记。
古田会议后不到一周,国民党闽军就开始从龙岩出发逼近古田,红四军前委决定避敌锋芒,移师赣南。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一、三、四纵队快速经连城、清流、宁化西行至赣南,毛泽东则率第二纵队在龙岩小池断后掩护。在完成阻击敌人的任务后,从古田挥师北上,经连城、清流、归化(今明溪)到达武夷山下的宁化,而后翻越武夷山,抵达广昌。1930年1月24日,毛泽东部经宁都洛口到东韶与先期到达的朱德部主力会合,实现了“离开闽西,巩固闽西”的战略转移。
《如梦令·元旦》精确描绘了红四军转移的行军图,形象描述了行军沿途的艰难险阻和美丽风光,红四军行军的不易以及视坎坷如坦途的豪气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溢着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明确的进军目标、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既指红四军率部翻越了武夷山,到达战略转移目的地——武夷山西麓,又指红四军成功实现战略转移,取得在武夷山东西两麓的闽西和赣南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三省会剿”后的大好形势,预示着古田会议制定的“党指挥枪”、实现农村武装割据战略的光明前景将为时不远!
1930年7月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写作背景
1930年6月,李立三把持下的党中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错误决议,否定了毛泽东的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主张,命令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红三军团执行立三路线,攻打长沙遭受重大损失。
1930年6月22日,毛泽东率第一军团在长汀发布命令,命各部离闽入赣。7月20日前,与黄公略所率偏师红三军会合于永丰。后又克樟树,西渡赣江。一路上发展革命力量,扩大根据地,而没有去攻打南昌。毛泽东以极大耐心,说服军内干部和中央代表,撤退围攻长沙部队,改变方针,分兵攻取茶陵、攸县、醴陵、萍乡、吉安等地,革命形势遂朝有利方向发展。这首词作于从长汀向长沙途中。
今天
我们为何仍要读这些诗词?
因为它们早已超越文学
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诗词写于革命低谷
却通篇洋溢着
不屈的豪情与坚定的希望
它教会我们
在“人生易老”的常态中
发现“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独特价值
在“不似春光”的秋景里
看见“胜似春光”的壮阔前程——
这是一种在逆境中保持信念
于黑暗中看见光明的非凡能力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时光流转
但伟人播撒在
闽西红土地上的革命精神
永不褪色
今日龙岩传承着
“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奋斗基因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
新征程启航的关键节点
我们当以“胜似春光”的昂扬斗志
赓续这份红色血脉
将闯劲、创劲、干劲融入
闽西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火热实践
让我们脚下的这片红色热土
焕发出新时代
“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美气象!
END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