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皇故里的清风遇见千年商都的厚土,当蜀道险峻的传奇对话黄河文明的壮阔,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邀约即将启幕。
7月25日,广元利州将携深厚历史与灵秀山水,奔赴河南郑州,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这不仅是一次城市魅力的展示,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武曌岁月,两地共荣
利州山水,不仅哺育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名武曌),更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无数重要篇章。
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寺内有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存在至今,仿佛诉说着这位封建时代优秀女性与这片土地的深情。
武则天幼年成长于此,利州气质早已融入她的血脉与远见。千载岁月流转,皇泽寺古刹依旧,天曌山云雾仍似旧时,它们静静守护着那段非凡历史的印记,默默等待着远方客人的聆听与探寻。
而远在千里的东都洛阳,则是武则天登基称帝、开创武周盛世的都城。如果说利州孕育了她的智慧与气度,而洛阳则见证了她的辉煌与传奇。
这一次,武则天的“出生地”与“成就地”将在郑州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诗圣足迹,蜀道联通
武则天自蜀地走向中原,开辟了不凡的人生;而诗圣杜甫则从故乡巩县出发,踏上艰难入蜀之路,在利州留下了永恒的诗意足迹。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战乱,自中原踏上艰险的入蜀之路。他经秦陇,越剑门,必然走过金牛古蜀道上的利州咽喉——明月峡、清风峡。
当杜甫沿蜀道行至明月峡,面对险峻栈道发出“仰凌栈道细”的惊叹时,利州便成为他入蜀途中不可磨灭的一站。这条杜甫走过的路,正是连接中原与巴蜀、郑州与利州的文化血脉。这古道与山峦,也曾见证诗圣行旅的艰辛与感悟,默默记录着中原与蜀地间那坚韧的文化纽带。
千年时光飞逝,昔日崎岖蜀道早已被现代通途取代。如今,郑州与利州之间,高铁飞驰仅需4小时左右,天堑已为通途。便捷的交通,正让两地穿越时空的缘分变得触手可及。据统计,今年以来,广元已接待河南游客同比增长近15%,郑州更是其中重要来源地,这条由历史与诗歌铺就的旅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原游客踏上寻访之路。
千年石窟,南北共鸣
当嘉陵江的晨雾悄然漫过广元千佛崖时,洛阳伊河畔的龙门石窟也正被第一缕阳光镀上金辉。这相隔千里的两处摩崖造像,在华夏文明的山脉间遥遥相望,以无声语言讲述着石窟艺术由北向南的传奇故事。
千佛崖,万尊佛像临江而立,每尊佛像都凝聚着信仰的力量与工匠的虔诚,佛光与江涛共同吟诵着艺术与信仰的不朽诗篇;郑州所在的河南,则拥有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微笑穿越千年时空。
穿行千佛崖密集的龛窟间,仿佛能听到龙门艺术在巴山蜀水间的悠远回声。当我们在龙门看见石窟艺术如浩荡黄河般壮阔的源头,在千佛崖看到的便是它汇入长江的曲折支流。
两地虽隔千里,却共享着对石窟艺术的虔诚与精湛技艺。一个展现着蜀道明珠的独特风貌,一个代表着中原石刻的巅峰成就,遥相呼应,共同谱写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壮丽篇章。
从女皇故里到中原腹地,从杜甫足迹到现代通途,从石窟艺术的从北到南,这是一场历史与当下的深情对话。广元利州盛情相邀郑州市民: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文旅之约,亲历蜀道传奇,感受女皇故里的独特魅力。
图源视觉中国、《多彩郑州》李哲卓、《皇泽寺》赵辉、广元文旅
作者:张文良
更新时间:2025-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