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蟹肥美,但这4个“寒毒”部位一口都别碰,踩中一个算翻车

秋味起,蟹正肥,风里刚染了几分桂花香,菜市场的蟹摊就支棱起来了。竹筐里的青蟹吐着泡泡,红膏蟹被绳子捆得敦实,连空气里都飘着一股“该吃蟹了”的信号——秋天的第一口鲜,总绕不开这只横行的小家伙。


其实螃蟹身上有4个部位根本不能吃,藏满了细菌和污物,今天来仔细讲讲。



一、蟹腮。


这玩意儿堪称螃蟹的“空气净化器”。每次打开蟹壳,两侧那两排软绵绵、呈条状物的组织就是蟹腮,说白了就是螃蟹的呼吸器官。


想想看,螃蟹在水底泥沙里钻来钻去,水流经过蟹腮时,水里的杂质、微生物甚至重金属都会被它过滤下来,全都积在这软乎乎的组织里。


海鲜老板教我一招:拆蟹壳后先捏着蟹腮根部一拽,两排脏东西就能完整拉出来,一点不费劲。



二、藏在“精华区”里的蟹胃。


这可是个藏污纳垢的“小仓库”。蟹胃躲在蟹黄或者蟹膏中间,是个不起眼的三角形骨质小包,位置就在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地方。


别看它个头小,里面装的全是螃蟹没消化完的食物残渣,还有不少泥沙和细菌,甚至可能藏着寄生虫。


很多人吃蟹黄时总爱“一勺闷”,压根没注意过这个硬邦邦的小疙瘩,偶尔吃蟹会嚼到沙子,原来都是没挑干净蟹胃惹的祸。


其实识别蟹胃很简单,蟹黄里那个颜色略深、形状规则的三角块就是,用牙签一挑就能挑出来,一点不影响享用蟹黄的口感。



三、被老辈人称为“寒心”的蟹心。


这玩意儿不仅性寒,还特别容易藏污纳垢。蟹心藏在蟹腹中间黄膏最厚的地方,外面裹着一层黑膜,掀开黑膜就能看到一块白色的六角形片状物,俗称“六角板”。


从科学角度讲,蟹心是螃蟹血液驻留最多的部位,里面的抗原物质容易引发人体免疫反应,不少人吃蟹腹泻就是因为它。


尤其是女孩子和脾胃虚寒的人,吃了不仅容易肠胃不适,还可能加重体内寒气,这部位必须坚决扔掉。



四、蟹肠,简直是“明晃晃的脏东西”却没人在意。


这玩意儿是螃蟹的排泄通道,一端连着蟹胃,另一端延伸到蟹脐中间,在蟹黄里会露出一小段黑线,特别明显。


蟹肠里全是螃蟹的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藏满了细菌和毒素,吃下去只会增加胃肠道负担,轻则恶心腹胀,重则引发急性肠胃炎。


其实处理蟹肠特别简单,掀开蟹脐,把中间那根黑线拽出来就行,蟹黄里的部分用牙签挑着一端一拉,就能完整去除。




除了这4个“雷区部位”,还有一条是铁律:绝对不能吃死蟹,螃蟹死后会产生蟹毒碱,时间越久毒素越多,吃了很容易中毒。




又到吃蟹的黄金季节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大家避开这些“坑”。


记住,吃螃蟹图的是新鲜美味,千万别为了那点“边角料”委屈了自己的肠胃,该扔的部位坚决别手软,这样才能吃得安心又过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食   肥美   翻车   部位   螃蟹   蟹黄   蟹壳   玩意儿   藏污纳垢   细菌   黑线   残渣   泥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