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零零娱

编辑丨零零娱

表面为粉丝谋福利,背地里却在收割韭菜!

打着“淳朴农家”的名义赚流量,却被扒出视频都是在影视基地中拍摄。

从虚假和田玉到有问题的梅干菜扣肉、从五次退网到屡教不改最终因劣质卫生巾断送前程。

曾经那些坐拥千万粉丝的“头部主播”,终于一步步将自己“作死”。

三只羊、辛巴、东北雨姐……

这几位被央视点名封杀的网红,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他们究竟都做了什么?

直播带货行业又应该如何整顿?

直播带货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众多商机,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近年来,一些头部主播在获得巨大流量和关注后,开始出现虚假宣传、售卖假货等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让我们先看看疯狂小杨哥的案例。

这位被称为“现象级”的网红在2018年凭借一系列搞笑短剧走红网络。

视频中,他经常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制造笑点,比如把面粉弄得满脸都是,或者穿着奇装异服在小区里遛弯。

这些内容很快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使他迅速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粉丝。

随后,他成立了“三只羊”传媒公司,成功实现粉丝破亿。

他的直播间以轻松搞笑的氛围为特色,经常安排一些产品测试环节。

比如用“暴力”方式测试商品质量,让粉丝直观感受产品性能。

这种新颖的带货方式曾创下单场销售额破亿的记录,让不少同行羡慕不已。

然而好景不长。

2022年11月,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了一段长达15分钟的视频,详细展示了从小杨哥直播间购买的金正破壁机和绞肉机的检测过程。

视频中,专业检测仪器清晰显示实际功率只有标注功率的60%左右。

这起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很快突破千万。

最终生产厂家不得不承认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小杨哥团队被迫启动“退一赔三”的赔偿方案,初步估算赔付金额约达1亿元。

令人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随后其直播间又陆续被曝出更多质量问题:

2023年的和田玉证书造假事件,有消费者送检后发现所谓的“和田玉”其实是普通石材;

2024年的梅菜扣肉事件,被查出使用含有淋巴肉的劣质原料。

更让人担忧的是,为了维持热度,直播间内容质量明显下滑,经常出现以戏弄家人、低俗恶搞为卖点的环节,被批评传播不良价值观。

另一位知名主播辛巴的故事同样令人唏嘘。

作为直播界的“前辈”,辛巴以其独特的“敢说敢干”风格和“超值性价比”的口号,积累了数千万的“818粉丝”。

在他的黄金时期,几乎垄断了某平台美妆和食品类目的直播市场。

但2020年的“燕窝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

当时有消费者质疑其销售的“即食燕窝”实际上是糖水,辛巴最初态度强硬,甚至在直播中放话“要告到打假人倾家荡产”。

然而当权威检测报告出炉后,他不得不低头认错,并进行赔偿。

令人不解的是,类似的问题在2022年再次出现,其推销的“品牌羽绒服”被证实是假冒产品;

2023年,销售的“进口奶粉”又被发现篡改生产日期。

最严重的是2024年,其自创卫生巾品牌“棉密码”被检出含致癌物硫脲,导致多名女性消费者出现严重的妇科炎症。

面对维权消费者,团队仅拿出一份模糊的合格报告搪塞,拒绝公开生产工艺和原材料来源。

这种处理方式彻底激怒了公众,也招致监管部门的严厉查处。

东北雨姐的案例则展现了另一种问题形态。

这位以“豪爽干练的农村大姐”形象走红的主播。

最初通过展现农村日常生活和助农销售农产品的内容,短时间内吸引了近2000万粉丝。

视频中,她经常穿着朴素的农家服装,在田间地头干活。

她用浓重的东北口音与观众互动,被媒体誉为“正能量网红典范”,还被当地旅游局任命为“农村旅游推广大使”。

然而在2023年初,有网友爆料其视频中的“自家农场”实际上是租用的场地,视频中的“亲戚”多是雇佣的演员。

更严重的是,其销售的农产品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且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在推销某品牌蜂蜜时,她声称是“自家养的蜜蜂采集的天然蜂蜜”,但实际是工厂生产的普通蜂蜜,成本不到20元却售价128元。

事件曝光后,她不仅未道歉,反而在直播中哭诉,这种态度彻底激怒了曾经支持她的粉丝。

针对这些乱象,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专题报道,详细揭露了网红的欺诈套路。

从人设打造到虚假宣传,整个产业链条被完整曝光。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开出天价罚单,其中某直播团队被罚六千八百多万元,“农村大姐”团队被罚一百六十多万元,相关账号被永久封禁。

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直接点名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国家整治直播乱象的决心。

这些处罚案例不仅震慑了行业,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事件给直播行业带来深刻启示。

首先,网红经济不是“法外之地”,再大的流量也要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诚信经营是长久发展的基础,靠欺骗手段获取的利益终将失去。

目前直播行业正在经历重大调整期,这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来说是个必要过程。

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和消费者权益意识的提高,直播带货将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那些注重产品质量、诚信经营的主播和平台,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违法违规者必将被市场淘汰。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也应当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要信源:

封面新闻——“东北雨姐”带货翻车,再次为网红主播带货敲响警钟

环球时报——俩知名带货主播被官方点名!

钛媒体APP——小杨哥,并不仅仅只是小杨哥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财经   大网   国务院   老百姓   央视   粉丝   事件   行业   视频   消费者   虚假   团队   案例   农村   蜂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