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 “固体杨枝甘露” 凭借独特的形态和清新口感,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美食。正当越来越多网友跟风尝试时,一批 “尝鲜者” 却接连出现脸容焦黄、腹部胀痛、排便困难等不适症状。中医专业人士就此发出提醒,固体杨枝甘露的核心食材多属寒性,女性体质本就以血为根本,过量食用这类食物易损伤体内阳气,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网红美食走红:果肉凝冻形态,社交平台掀起尝鲜潮
固体杨枝甘露的走红,始于一位美食博主发布的自制教程。视频中,澄黄色的芒果泥混合着乳白色的椰浆,包裹着晶莹的西米和红色西柚粒,经过冷藏凝固后,形成块状的凝冻,用勺子挖开时质地绵密,入口既有芒果的香甜,又有西柚的微酸,清爽不腻。这种将传统饮品 “固化” 的创意,瞬间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目光。
很快,各大社交平台上的 “固体杨枝甘露” 相关内容刷屏,美食博主们纷纷推出改良版本,有人加入芒果丁提升口感层次,有人用椰奶冻替代部分凝冻增加顺滑度,还有商家嗅到商机,推出预包装产品,打着 “低卡健康”“天然无添加” 的旗号售卖。在短视频评论区,“颜值太高了”“看着就想尝”“周末必做清单 + 1” 的留言层出不穷,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成品,黄色的凝冻搭配精致的餐具,成为社交动态里的 “流量密码”。
为了追求正宗口感,多数制作者和商家都会选用大量新鲜芒果作为主料,搭配西柚、椰浆等食材。这些食材本身颜色鲜艳、味道诱人,制成的固体杨枝甘露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觉都极具吸引力,尤其受到年轻女性和学生群体的喜爱,街头甜品店甚至出现了 “排队买固体杨枝甘露” 的场景。
健康警报拉响:过量食用后,身体接连出现不适
在尝鲜热潮背后,健康问题悄然浮现。26 岁的上班族李女士是首批尝试固体杨枝甘露的网友之一,她按照教程用三个大芒果制作了一份分量十足的甜品,当天下午就着奶茶全部吃完。当晚,她就感觉腹部隐隐作痛,起初以为是饮食不规律导致,并未在意。
可接下来的几天,李女士的症状逐渐加重,不仅肚子胀痛得难以忍受,排便也变得十分困难,原本红润的脸色也变得焦黄暗沉,连带着精神状态也差了许多。她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询问饮食情况后,初步判断与过量食用寒性水果有关。
与李女士有相似经历的网友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的 “固体杨枝甘露吐槽群” 里,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连续吃了三天,现在一吃凉的就肚子疼”“西柚加太多,嘴巴发麻就算了,还便秘了好几天”“脸黄得像蜡一样,同事还以为我生病了”。这些 “受害者” 的反馈,让原本火热的尝鲜潮降温不少,也引发了大家对这款网红美食健康属性的质疑。
仔细观察固体杨枝甘露的食材构成不难发现,其核心成分芒果、西柚均属于寒性食材,椰浆虽性平,但冷藏后也会增加寒凉之性。多数人制作和食用时,为了追求口感,会使用大量芒果和西柚,且习惯冷藏后食用,这无疑加重了身体对寒性物质的摄入。
中医解读:女性忌过量食寒,寒性食材伤阳凝气血
针对固体杨枝甘露引发的健康问题,中医主任医师王医生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解读。她表示,中医理论中 “女性以血为本”,气血充足、运行通畅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而阳气则是推动气血运行的动力,女性体内阳气相对偏弱,更需注意规避寒凉刺激。
固体杨枝甘露中的芒果、西柚都属于典型的寒性食材,这类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消耗体内的阳气。阳气受损后,脾胃运化功能会随之减弱,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营养,进而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长期如此还会导致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李女士出现的脸容焦黄、腹部胀痛,正是脾胃阳气受损的典型表现。
对于女性而言,寒性食物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王医生解释,寒性物质易凝滞气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当气血在子宫部位受阻时,就可能引发痛经,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也可能变得紊乱,经量减少、颜色暗沉等问题也会随之出现。部分体质偏寒的女性,长期大量食用寒性食材后,还可能出现白带清稀、手脚冰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育功能。
她特别提到,西柚中含有的某些成分还可能刺激肠胃黏膜,过量食用会加重肠胃负担,这也是部分人食用后出现便秘或腹泻的原因之一。而冷藏后的固体杨枝甘露,低温会进一步刺激肠胃,让不适症状更加明显。
理性食用:控制分量搭配温性食材,避免盲目跟风
随着健康问题的曝光,不少网友开始调整食用方式。有人在制作时减少芒果和西柚的用量,加入少量温性的龙眼肉中和寒性;有人将冷藏改为常温食用,降低对肠胃的刺激;还有人选择浅尝辄止,不再像之前那样一次性大量食用。
在某甜品店,商家也调整了产品配方,推出 “温热版” 固体杨枝甘露,用温水替代部分冰椰浆,同时搭配少量红枣碎,既保留了原有风味,又减少了寒凉属性。店员表示,调整后的产品销量虽不如之前火爆,但赢得了不少注重健康的顾客的认可。
几位中医专业人士也共同给出建议,食用固体杨枝甘露这类寒性美食时,要注意控制食用频率和分量,避免每天食用或一次性吃太多;体质偏寒、处于生理期的女性,最好避免食用;食用时可搭配姜茶、陈皮等温性食物,帮助中和体内寒气。
社交平台上,曾经的 “网红爆款” 话题下,评论风向也逐渐理性。“好看的食物也要适量吃”“健康比跟风重要”“体质不同,适合的食物也不一样”,这些留言成为主流声音,提醒着人们在追逐美食潮流时,更要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