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北外滩 | 陈望道与中华艺术大学

作为中国早期的留日“海归”,陈望道以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名世,一般人只知他担任过复旦新闻学系主任、复旦校长,鲜为人知的是他与中华艺术大学的故事。


1925年12月30日的《申报》上,有篇报道:“上海艺术大学一部分教职员应学生罗通仪之请求,于日前组织中华艺术大学,校址即在80余学生所住之闸北广益里暂用,昨日已经第一次委员会决议定于明日开课。”这便是中华艺术大学的缘起——部分进步学生与上海艺术大学产生分歧,在陈望道、陈抱一、丁衍镛等教师的支持下,退出上海艺术大学,创办新校。


陈望道任校长、陈抱一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夏衍任教务长的新艺大,次年1月开始招生。前期设有文学科(夏衍兼主任)的中国文学系(陈望道兼主任),绘画科(许幸之为主任)的西洋画系(陈抱一兼主任),艺术教育科(丁衍镛为主任)的音乐系(镜慕贞为主任)、图画手工系(张联辉为主任);后期增设新闻系、中国画系及图案科。同时招收各科各系一、二、三年级的插班生。


△陈望道校长签名的中华艺术大学毕业证书


中华艺术大学吸引了当时上海颇具影响力的一批艺术教育家。郑伯奇、彭康、许幸之、冯乃超、李初梨、朱镜我、李铁声、王学文、钱杏邨、沈起予、沈叶沉(沈西苓)、阿英、王一榴(王敦庆)、卢炳炎、徐悲鸿、洪野等都在校教过书,培养了关紫兰、徐蒨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师生们的美术作品也频频见诸画报。大学教学及课余生活十分活跃,比如与东亚艺术协会、上海新闻学会等联合举办艺术讲座,发起上海美术联合展览会等活动,由此迅速在上海艺术教育界崛起。1926年《寰球学生会特刊》发布的《上海著名大学调查录》中,新兴的中华艺大名列第五。


1929年春天,中华艺大改组,由陈望道出任校长,夏衍任教务长,一批左翼人士加盟,使之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心。进步戏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进步美术团体——时代美术社相继在此诞生。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借中华艺大的一间教室,举行成立大会。几个月后成立的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也把总部设在这里。


正当左翼进步文化运动蓬勃开展之时,中华艺大遭国民党军警搜查,36名教职员和学生被捕,学校被教育局查封。5月30日,师生们参加纪念“五卅”五周年示威游行后,回校自行启封,并发表《启封布告》。数天后,又遭到查封,学校只得停办了。


中华艺大初设于青云路,后迁至江湾路三山里93号,再迁至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多伦路旧址的最终确认,得益于中华艺大绘画科主任、电影《风云儿女》导演许幸之珍藏的校门旧照。



△许幸之珍藏的中华艺术大学校门旧照



END


文章来源:虹口区档案馆《往事》期刊(2024年刊)

作者:潘真

讲述人:竹林雨露

来源:上海虹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中华   艺术   大学   上海   左翼   主任   中国   校长   复旦   教育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