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500亿,已投入使用22年的三峡大坝,现在回本了吗?

"中国人花2500亿造了个超级烂摊子!"

当年在建造三峡大坝时,就遭到了国际舆论的嘲讽。

外网频繁出现“炸毁大坝”等言论,将其视为中国的“致命弱点”

如今,这座巨型工程已运行了整整22年,当初那笔天价投资,换回来怎样的结果?

账面数字会说话

三峡大坝的"赚钱能力",最能体现的地方就是在发电收入上!2024年数据显示,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仅一季度货运量就突破3000万吨,更别提发电收入。

从2003年首台机组投产开始,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轨迹。

早期年发电量仅200多亿度,到2012年突破900亿度大关,如今年发电量稳定在1000亿千瓦时左右,相当于燃烧标煤0.319亿吨的发电量。

按照每度电0.25元的入网电价计算,仅发电收入一项,三峡大坝每年就能创造250亿元的直接收入。

从投入使用的时间来看,从2018年开始,三峡大坝就已经通过发电收入收回了全部建设成本,从2019年开始,三峡大坝就进入了纯盈利阶段。

而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真正的"赚钱大户"还是在看不见的地方。

隐形巨头:防洪效益的万亿账单

如果说发电收入是三峡大坝的"基本工资",那么防洪效益就是它的"超级奖金"!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让全国人民难以忘记,而它也是三峡工程上马的直接导火索。

那次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0亿元,间接损失更是高达7000多亿元。三峡大坝的使用让类似历史悲剧再也没有重演过。

2010年长江流域再次发生大洪水,三峡水库一次性拦蓄洪水266亿立方米,相当于整整两个西湖的水量。

有专家测算,仅这一次洪水调度,就为中下游避免了超过15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更别说2020年汛期,那可是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三峡大坝通过精确调度将下泄流量控制在4.92万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到32%。

这次调度保住了武汉、南京等核心城市的安全,避免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据水利专家的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每年的防洪效益约占总经济价值的23.64%。保守估算,三峡大坝20年来累计防洪效益超过30万亿元,平均每年1.5万亿元。

如果不看发电营收,仅需两年的防洪效益,就足以"赚回"全部2500亿建设投资!

从3000万到22亿吨的奇迹

站在三峡船闸观景台,你就会看到一个堪称"水上奇迹"的景象!三峡大坝的航拍更是让人震惊,而这个场景背后,却是一场底改写长江航运格局的革命。

大坝建成前,宜昌至重庆段年货运量不足3000万吨,船舶最大载重仅1500吨。

如今,三峡船闸累计货运量已突破22亿吨,平均每秒约有3吨货物通过这个"水上楼梯"。并且运输成本的革命性降低。

过去每吨货物从重庆运到武汉的成本高达120元,现在只需要40元,降幅达到67%。

2023年三峡枢纽年通过货运量超1.72亿吨,同比增长7.95%,仅2023年就为沿江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过240亿元。

不过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不小的挑战,船闸通过能力已接近饱和,平均待闸时间达40小时,为此2025年将启动新通道建设,预计投资150亿元。

旅游经济与生态红利

三峡大坝的成果还为当地带来了意外之喜,围绕三峡大坝建设起了旅游业。

20年来,三峡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而这些收入有30%直接流向了库区移民家庭,帮助超过10万人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三峡大坝在生态效益方面表现也同样亮眼。通过科学调度,长江中下游干流含沙量下降了90%,江豚种群数量从2003年的不足100头恢复到200余头。

每年4-6月,大坝还会专门为鱼类繁殖实施生态调度,累计投放鱼苗超过50亿尾。从减排角度看,三峡大坝年减排二氧化碳0.858亿吨,在碳中和背景下,这部分环境效益每年价值超过300亿元。

使用寿命限制

如此宏观的建筑,在使用寿命上面一直存在争议。美国专家曾预言"以中国技术造不出能用50年的大坝"。

但打脸来的就是非常的快,在设计之初,三峡大坝就的预计寿命是150年,三峡大坝的混凝土掺入了特殊添加剂,更重要的是,上万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坝体的毫米级变形,连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都逃不过AI预警系统的"法眼"。

2023年,三峡大坝的数字孪生系统正式上线,这套系统能够模拟各种极端情况,提前预演应对方案。俄罗斯专家参观后感叹:"这简直就是未来科技的典型代表。"

为了更长远的未来,上游的乌东德、白鹤滩等新一代水电站已陆续投产,形成了总价值超过5000亿元的防洪发电体系。

并且有关于退役问题的预案,每年都在完善中!必要时采用"先建后拆"模式,确保防洪发电功能不中断。

中国的骄傲

如今的三峡大坝,已经从当年的"争议焦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它用20多年的稳定运行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的国家级工程,从来不能只看短期得失,而要用历史的眼光去衡量其长远价值。

文|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科技   发电量   收入   效益   货运量   大坝   船闸   洪水   中国   专家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