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科学控糖,守护健康晚年?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健康话题备受关注。老年群体高血糖是常见慢性疾病,血糖控制难度相对较高,血糖控制不佳会造成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些关于老年人如何科学控糖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多种疾病的出现,严重可能造成肾衰竭。高血糖还会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病变以及视力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老年人生活干预的控糖方法

控制饮食。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老年人日常需以低糖高纤维食物为主。少吃米饭,多吃粗粮,大部分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并且消化吸收相对较慢,避免出现饭后血糖升高的情况。老年人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例如西蓝花、芹菜等,切记要少吃油炸食品,尽量不喝碳酸饮料。

适当运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可提升身体免疫力,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实现血糖的合理控制。在运动频率选择过程中,每周保持3-5次之间,每次坚持运动30分钟。对于年龄较大的群体,可以在饭后一小时到公园进行散步,促进食物消化的同时也能控制血糖。

运动中需特别注意,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预防低血糖发生。

规律作息。老年群体需早睡早起,尽量保证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器官的修复。可在晚上9:30上床睡觉,早晨6:00—6:30起床,养成规律的作息,不熬夜可维护内分泌系统正常,同时也能保证血糖平稳。

药物治疗与监测,实现血糖合理控制

65周岁以上老人,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即可享受当地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的体检服务。健康体检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做到早预防、早诊断。

定期监测血糖。老年群体需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在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进行血糖测量。一般情况下,每周需要监测2—3次,对于血糖易波动的群体,可以适当增加监测次数。若是空腹血糖持续升高,需及时就诊。

遵医嘱用药。老年群体可使用的常见药物包括胰岛素、磺胺类、格列奈类等,需注意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不能私自服用或增加药量。初期阶段主要以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增加剂量,在出现身体不适时,需要及时停药并且到医院进行诊断。

老年人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了解血糖的相关知识,通过正确的干预方法,才能避免出现血糖波动过大等情况。同时还需养成血糖监测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心态,老年人也能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炎陵县霞阳镇卫生院 邱卫双 实习编辑 荣福泉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来源:大众卫生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养生   晚年   老年人   科学   健康   血糖   群体   老年   情况   炎陵县   胰岛素   粗粮   神经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