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的上海,一位大叔正准备挑战世界冠军樊振东。
这位大叔平时就看着冠军的视频学球,没想到今天真能跟偶像过招,还"险胜"了一局。
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樊振东也笑得很开心。
这一瞬间让他忘记了之前的很多不愉快,没有争议,没有质疑,只有和大家打球的简单快乐。
就在几天后,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出让人心疼的话——"至今无法释怀"。
大家以为他忘了,但其实他一直记得。
被"爱"绑架的王者心声
7月26日晚,当樊振东发出心声时,网友沸腾了。
这位运动员说:"那些以'爱'之名做出伤害的人,他们伤害的,从来不只是运动员本人,甚至殃及我们的队伍、队友、朋友、家人。"
什么样的"爱"会变成伤害?
答案就是饭圈文化的恶性入侵。那些打着"爱豆"旗号的疯狂粉丝,把体育圈搞得乌烟瘴气。
他们不是真的爱乒乓球,而是把运动员当成了娱乐明星来消费。
所以这位冠军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困扰?
巴黎奥运会,他圆了自己的梦想。团体赛稳定发挥,单打赛完美守住半区,按道理说,这应该是高光时刻。
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奥运会后我调整休息,明明我没参赛,讨论热度却完全没有降下来。"他在专访中很困惑。
赢了比赛,人们骂你;不参加比赛,人们还是骂你。
最要命的是,那些人开始挖掘他的私生活。朋友圈的聚会、家人的近况、甚至连看个演唱会都要被上纲上线说“不务正业”。
"赛场外有限的私人时间,我只是个普通青年。"这句辩白听起来是那么无奈。
一个为国争光十几年的运动员,竟然要为自己拥有正常的业余生活而辩护,这是多么荒谬的现实。
远走他乡,争议来了
6月1日,德甲某俱乐部的官宣引爆舆论。樊振东要去德国打球了!
质疑声四起:"为什么要跑到德国?""是不是对国内环境失望了?""这是要叛逃吗?"各种阴谋论满天飞。
面对这些恶意揣测,他忍不住反击了:"大家并不了解事情全貌。”
真相其实很简单。在奥运会后,他就和刘国梁主席沟通了,说想去国外打打联赛。
得知这个想法,国家队很支持,根本不存在什么"叛逃"。
为什么要去德国?或许是为了提高技术,或许是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总之,没什么出格的理由。
但很多人就是想要乱七八糟地解读,这也让他很无奈。
天才少年的成长足迹
说起他来,其实一直都是耀眼的天才。
1997年出生的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乒乓球天赋。二年级时就能向教练提出正胶击球旋转的专业问题。
他打球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喜欢钻研实战技术,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好苗子不会被埋没,有着出色成绩的他,11岁就被八一队选中。
这时,他立下了更远大的志向,暗暗下定决心要进国家队。
16岁,他横空出世,17岁便成为最年轻世界冠军,18岁青年组大满贯,19岁最年轻世界杯冠军......
每年他都在创造历史。
2018年首次登顶世界第一时,大家开始称呼他为"东哥"。
看起来,大家对他越来越认可了。
可是,名气越大,关注度越高,麻烦也就越多。
或许成功的代价,总带一份沉重吧。
初心不改的倔强坚持
尽管被各种争议包围,但在乒乓球台前,他依然是那个最纯粹的自己。
身为运动员,除了日常训练活动外,文化课也没落下。
在国际乒联的《一期一问》里,面对采访,他全程用英文回答,让很多人自叹不如。
2022年,他成为上海交大的一名新生。学校兴奋不已,还更新了状态欢迎他。
面对学校的热情,他很珍惜这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表示自己会平衡好训练和学习时间的问题。
在上海面对业余爱好者的挑战,他没有半点架子,认真对待每一个球。当大叔开玩笑说"险胜东哥"时,他笑得很开心。
这或许就是支撑他走到今天的真正动力。
他不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利,不在乎网络上的吹捧和追捧。对运动,他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樊振东尚且年轻,未来还有无数的机会等着他。
希望所有的争议都散去,所有的恶意都平息,留下的,只有他在球台前挥洒汗水的身影。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那颗热爱乒乓球的初心永不改变。#头条深一度#
本文作者 |小橘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