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美这次真的豁出去了!
自从五年前前CEO杜根爆出提名黑幕被开除后,录音学院就在憋大招。
今年他们直接往评委席塞了3800张新面孔超过半数是有色人种,三分之一是女性,连拉丁裔评委都全员收到邀请函。
这波操作让投票团平均年龄直接拉到39岁以下,明摆着要洗刷"老白男俱乐部"的标签。

但改革首秀就翻了车。
提名公布当天,HYBE新女团KATSEYE空降"最佳流行组合"和"最佳新人"双提名,瞬间引爆舆论。
要知道这家公司前脚刚经历LE SSERAFIM校园霸凌风波,后脚又陷New Jeans媒体操控疑云,如今突然在格莱美横空出世。
更戏剧的是,往年霸榜的泰勒·斯威夫特因为作品发行时间错开直接缺席,倒让虚拟组合HUNTR/X钻了空子。
动画片里的数码爱豆凭《Golden》杀入年度唱片提名,成了格莱美史上头一遭。

混战中的音乐新纪元
当大家在为资本操控吵得面红耳赤时,音乐圈其实正在悄悄变天。
拉丁天王Bad Bunny带着超级碗中场秀的余威再度冲奖,这位曾用西语专辑杀进年度专辑提名的破局者,正在挑战英语歌手的传统霸权。
而女性音乐人更是集体爆发:Sabrina Carpenter的《Man’s Best Friend》被视作年度专辑大热门,Chappell Roan则带着新曲《The Subway》加入混战,"最佳新人"名单几乎被Olivia Dean、PinkPantheress等女将包圆。

值得玩味的是,明年颁奖礼将首次从CBS跳槽到ABC/Disney直播,这波操作恰似隐喻,当虚拟偶像都能提名,当K-POP女团引发信任危机,格莱美这个68岁的老字号终于被迫走进新时代。
有乐迷调侃:"现在颁奖礼得备两个舞台,一个给真人歌手,另一个给全息投影。
"或许真正的变革不在投票箱里,而在我们即将见证:未来某天,AI生成的歌曲是否也能捧走那座留声机?
这场提名风波背后,其实藏着音乐产业转型的密码。

当流媒体平台取代传统唱片店,TikTok神曲冲击公告牌榜单,格莱美这座音乐圣殿也不得不低头。
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新增的3800名评委中,近三成来自短视频和游戏音乐领域,这解释了为什么虚拟组合能获得提名,也暗示着评审标准正在从"艺术性"向"影响力"倾斜。
更值得玩味的是地缘政治的影子。
随着HYBE等亚洲娱乐巨头在全球开疆拓土,格莱美悄然增设"最佳全球音乐专辑"奖项,今年更首次邀请韩国流行音乐协会参与评审。
看似音乐无国界,实则暗藏文化话语权的争夺。
就像某位独立制作人吐槽的:"现在冲奖就像下围棋,既要考虑市场数据,还要琢磨地缘平衡。"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这届格莱美或许会成为分水岭。
当Bad Bunny的西语专辑与虚拟偶像的电子音源同台竞技,当饭圈打榜文化撞上学院派评审机制,我们正在见证音乐评价体系的解构与重塑。
有乐评人犀利指出:"问题的本质不是谁该获奖,而是在这个碎片化时代,还有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或许答案就藏在细节里:今年提名名单公布时,官方特意标注了每首提名作品在15个流媒体平台的数据表现。
这看似简单的改动,实则是格莱美在传统权威与数字时代之间的艰难平衡。
正如某位匿名评委感叹:"我们既要守护68年的专业尊严,又要承认现在年轻人确实更爱看虚拟歌姬跳舞。"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