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张哥上周跑高速,标500公里的国产新能源车,开空调只跑了320公里,到服务区充电,功率掉成40kW,多等了20分钟,急得直挠头。
南方入伏后连续38℃以上高温,不少新能源车主都遇到这情况——续航“缩水”、充电“慢半拍”、电池温度高得让人慌,成了夏天开车的三大愁。
中汽协去年测试数据显示,常温下新能源车续航普遍打八折,比如标550公里的车,实际能跑380公里;要是遇到堵车加暴晒,续航还得再掉10%到15%。
电池跟人一样,温度超过35℃就“没精神”,内部活性物质反应变慢,存不住电,自然跑不远。
充电慢更让人闹心。
深圳修了五年充电桩的王师傅说,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很多车的充电功率会从120kW掉到40kW,充到80%得比平时多花20分钟。
去年成都限电那阵,不少充电桩关停,车主排三小时队才充上,有人急得在车边转圈。
这是因为电池温度过高时,车的保护系统会自动降功率,怕过度充电伤了电池寿命。
安全问题也让车主提心吊胆。
有车主晒出电池监测数据,电芯温度到了78℃,担心会不会自燃。
其实不用太慌,现在新能源车都有严格的安全标准——2023年起,国家要求电池高温下不起火。
比如小鹏G6用了液冷系统,能把电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再加上隔热层,自燃风险比以前降了六成;蔚来ET5的电池管理系统,每秒都在扫温度,要是发现异常,立即断电还发警报,比以前的系统灵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高温也倒逼了技术进步。
以前电池散热用小风扇,现在都换成了液冷系统,极氪001的智能阀还能自动调节充电功率,不让电池太热;比亚迪海豹更厉害,支持手机远程预热电池,把温度调到25-35℃的最佳状态,续航能提升15%,跟冬天捂手机让它不冻关机一样,电池更耐用。
充电设施也在跟着升级。
华为去年推出的全液冷超充桩,就算40℃高温,还能保持高功率,30分钟就能充到85%;国家电网在四川、广东的高速服务区加了遮阳棚,还搞了错峰充电——中午电价涨两毛,引导车主早晚去充,跟小区错峰用电一样,既省时间又省钱。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更狠,散热速度比以前快了四成,就算有电芯出问题,也能快速把热量散出去;中汽协说,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自燃率要降到0.03‰,比油车的0.05‰还低,到时候更放心。
其实车主自己也能做些事,避开高温的坑。
充电别选中午11点到15点,那会太阳最毒,电池温度最高,优先去有遮阳棚的超充站(比如小鹏、特斯拉的),能凉快点;跑长途前1小时,用手机远程预热电池,充电速度能快三成;平时少用快充,每月慢充一次,让电池里的电均衡一下,用得更久。
开车时,空调设24-26℃就行,开内循环再加座椅通风,比开低温度省10%电;少急加速急刹车,平稳开,耗电比猛踩油门少20%,续航能稳点;天窗贴个隔热膜(透光率得超50%,不然太暗),贴了之后车里能降温5到8℃,电池也没那么热。
停车的时候,尽量找阴凉处,没地方就盖个遮阳挡,别让太阳直晒;要是久停车(比如放一周),电量别充太满,存30%-50%就行,不然电池会“胀”;暴雨之后,记得看看底盘,别积水,不然电池容易短路。
有人说高温暴露了新能源车的短板,其实这是行业长大的必经之路——就像手机以前怕没电,现在有了快充,新能源车也在学着解决高温问题。
宁德时代用了新的电池材料,让续航在高温下稳了15%;中汽协要推“高温续航达成率”的标准,以后买车跟看油耗一样,能清楚知道夏天能跑多远;国家还要建10万座液冷超充桩,2025年高速覆盖九成以上,到时候充电更方便。
说到底,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合自己的。
常跑长途的,得看看沿途充电站多不多;南方天热的,得选温控好的车(比如有液冷系统的)。
现在新能源车的问题解决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从电池管理到充电设施,再到安全技术,都在跟着高温“进化”。
高温天开着,照样能爽心用。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