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通告全球,不做金砖叛徒,立下军令状,绝不将中国稀土给美国

近期,中国再度升级稀土出口管控,美国急的跳脚,除了一方面要通过施加关税要求中国放松管控外,另一方面就是想尽办法从其他国家获取稀土,而印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然而,面对美国的要求,莫迪突然变得强硬起来,无论是选择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还是向中国保证不将中国稀土送往美国,都表明印度现在的态度:绝不会做金砖叛徒。

那么,印度真的要和美国分道扬镳吗?这背后有没有其他什么算计?

看不见的规则之网

事情的引爆点,是中国在10月9日正式落地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这次升级可不是简单的加几道门槛,它的真正威力,在于引入了一柄精巧的“法律手术刀”。新规里首次出现了一个叫“域外适用”的条款,这玩意儿在法律技术层面,可以说直接对标了美国的“再出口”管制概念。

意思就是,哪怕你的产品不是直接从中国海关出去的,但只要它在制造过程中用了中国的稀土材料或相关技术,那对不起,你同样要遵守中国的出口许可制度。这一下子就把商业合规的皮球,踢给了全球供应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

这一招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它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之上。放眼全球,中国几乎掌握了近90%的重稀土精炼产能,高性能稀土磁体的制造能力更是超过九成。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即便到了2035年,中国在稀土精炼领域的份额仍将高达75%。

这等于说,中国用法律工具为自己的产业优势上了一道锁。你想要这些“工业维生素”?可以,但得按我的规矩来。这让很多企业感到头疼,比如一些欧洲官员就公开抱怨,获得出口许可的流程太过复杂,申请时甚至被要求提供供应链的详尽细节,乃至生产线的照片,这些可都是商业敏感信息。

棋子不当要吃饭

这道来自中国的考题,对印度的冲击尤其直接,作为一个正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大国,印度对稀土的需求是刚性的。

仅一个财年的数据显示,印度就进口了高达870吨的稀土磁体,价值超过30亿卢比。更关键的是,其中超过95%的供应都依赖中国。有分析直言不讳地指出,一旦这根管子被掐断,印度的电动汽车产业可能撑不过三个月就会停摆。

面对断供的潜在风险,印度的选择其实并不多,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印度多家企业联合发表声明,或者提交终端用户证明。这份承诺,本质上是在用最低的政治成本,去换取最高的经济保障。

他们是在向中方表明一个姿态:我们只想安安静静做生意,不会成为别人绕开你管制的“后门”。这是一种精明的“选择性合规”。

有趣的是,这主要还是企业层面的操作。印度政府官方对此的态度则显得非常谨慎,他们只是回应说“正在沟通”,会“遵守国际义务”,并倾向于按个案来处理。这种模糊性,恰恰体现了新德里高超的博弈技巧:既要稳住来自中国的供应链,又不想被外界看作是彻底放弃了在大国间摇摆的自由度。

毕竟,印度的算盘打得很长远。它一边向中国做出姿态,一边也没闲着,正积极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比如和俄罗斯等国商谈合作。这和莫迪政府在同一时期否认将配合西方对俄石油禁运的表态,几乎是同一种逻辑——一切为了印度的国家利益。

联盟没有安全感

印度的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是对美国“联印制华”战略的一记重击。就在不久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还在G7财长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高声呼吁,希望包括印度在内的盟友们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抗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

在华盛顿的战略蓝图里,印度一直被视为一个理想的“稀土后备通道”。美国试图构建一个所谓的“民主国家稀土联盟”,拉上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把产业链从中国“友岸外包”出去。

但现实却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印度用行动证明,当联盟的宏大叙事与自身的产业命脉发生直接冲突时,后者永远是优先选项。

这场“盟友”的失灵,暴露了美国战略的根本缺陷:它试图用政治共识去对抗根深蒂固的市场规律和产业链现实。稀土市场本身年产值或许不大,只有几十亿美元,但它的战略杠杆效应是惊人的,直接关系到电动车、风力发电、精密武器、雷达等一众尖端产业的生死。

尽管印度也拥有全球第三的稀土矿藏,储量高达690万吨,但它缺乏成熟的商业化提炼和分离技术。而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虽然在扩产,可短期内无论在成本还是规模上,都无法撼动中国的地位。

美国希望印度扮演“备胎”,可印度自己的制造业嗷嗷待哺,怎么可能承受与最大、最成熟的供应方彻底脱钩的代价?美国的高额关税政策本就让不少印度国内人士感到不满,认为这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管制措施一出,这种矛盾被进一步放大了。

结语

印度在稀土风波中的表现,像是一场生动的预演,它标志着全球供应链的博弈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过去那种大开大合的贸易战、技术封锁等“硬对抗”,正在逐渐被一种更精细、更隐蔽的“软竞争”所补充,那就是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和执行权的争夺。

对全球企业来说,未来的日子可能不会太轻松。它们必须学会在这种“合规地缘政治化”的新常态下生存,供应链的溯源和多元化布局,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而对于国家而言,真正的安全感,或许并不来自于几句空洞的联盟承诺,而是源于自身在关键产业链中那种谁也绕不开、无法替代的技术实力和规则构建能力。在这张正在重绘的全球权力地图上,实力,永远是最终的通行证。

中国青年网2025-10-16《印度承诺不将中国稀土出口至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军令状   印度   叛徒   稀土   美国   中国   通告   全球   管制   技术   战略   磁体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