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最近北京街头的日本游客突然多了起来,可他们的行程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不去故宫长城也不吃烤鸭炸酱面,而是一门心思扎进老药铺、潘家园,甚至还专门跑去看日本人开办的学校。

明明是旅游,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样子,反倒像带着重大任务来的。

放着北京的好山好水好美食不享受,偏偏死磕这些地方,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仔细扒一扒他们的核心行程,越想越不对劲!

在源头寻找文化之根

2025年8月末,这一股被外界称为“任务型旅游”的风潮,已经演变为北京城内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景观。

深入观察便会发现,推动这一现象的原因远非表面所见的“对中药文化的兴趣”或“收藏爱好”所能完全解释。

一走进茶叶城,就能看到不少日本游客围着茶叶摊位,手里拿着小本子记录不同茶叶的价格和特点,茉莉花茶、碧螺春是他们采购的重点。

毕竟,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大规模种植茶叶,所以种类单一,价格还高,但是在北京买茶叶却十分的便宜。

而在潘家园,他们并非冲着价值连城的珍品去的,他们更喜欢那些带着“老北京烟火气”的小物件。

一个几十块的明清小瓷碗、几张民国旧书签,甚至是一沓老邮票,都能让他们乐在其中。有的人还会掏出放大镜,或对照着图录仔细研究,享受着“寻宝”的乐趣。

在他们看来,这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东西,是任何现代纪念品都无法替代的。

跨国“捡漏”的精明账

除了这些,日本游客的必去之地就是中药店。

在同仁堂门店内,一名长期工作的销售人员分享道,近段时间几乎每周都会遇到数十位专程前来购物的日本旅客。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主动出示一张详细列明商品名称的清单,无论是手写还是打印版本,上面往往标注了诸如枸杞、黄芪和当归等传统中药材。

日本人特别钟情汉方药,就是从中药演变过来的那种养生方式。日本国内汉方药市场很大,但原材料80%以上靠从中国进口。

因为日本土地有限,气候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加上他们对品质要求严,进口渠道成本高。北京作为中药重镇,有同仁堂这类老字号,药材地道,炮制工艺标准。

游客一来,就盯着枸杞、黄芪、人参这些常见品种买,挑的时候看颗粒大小、断面纹理啥的,确保正宗。

他们采购的中药材,一部分是自己日常保健用,另一部分则会包装成伴手礼,送给身边注重养生的朋友,毕竟在日本,优质中药材一直是受欢迎的礼品。

一张指向未来的家庭地图

在这群人里,还有更特殊的一拨——带着孩子的日本家庭。他们的行程单上,除了购物地点,赫然列着一个令人意外的名字:北京的日本人学校。

他们的考察可不是走马观花。这些家庭会提前通过官网预约,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尽职调查”。

他们关心的问题非常具体: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和日本国内衔接?是不是双语教学?入学的门槛是什么,对户籍和成绩有何要求?

此举的背后,是为家庭未来一种可能性的提前布局。随着工作调动,未来举家迁往中国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他们认为,让孩子拥有一段在华学习的经历,回国后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是一份相当亮眼的履历。

他们甚至会细致地拍摄下学校周边的便利店、公交站等生活设施,然后把这些第一手信息分享给在日本国内的同乡社群,为整个圈子提供决策参考。

这趟北京之行,对他们而言,早已超越了消费本身,变成了一次为下一代铺路的实地勘探。

被“倒逼”出来的生意经

面对这股目标明确、消费力强劲的新客群,北京的商家们,嗅觉可灵着呢。一场围绕着日本游客的商业生态调适,正在悄然发生。

在老字号药铺里,一些常用药材的说明旁边,悄悄加上了日文注解。马连道茶叶城的不少店铺,也贴出了日文标签,有的甚至配备了能讲几句日语的服务人员。

潘家园的摊主们发现,这批日本客人对老物件接受度很高,而且不怎么砍价,交易过程相当爽快。

商家们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贴心”,知道他们要长途携带,真空包装几乎成了茶叶店和特产店的标配服务。有的店家还提供细致的分装和礼品打包,完全迎合了他们作为伴手礼的需求。

这种积极的响应甚至超出了商业范畴。据了解,北京的日本人学校也早已习惯了这类参观咨询,并准备了详尽的入学指南,随时应对这些“远景规划者”们的到访。

结语

日本游客在北京上演的这出“功能型消费”大戏,其实是全球化时代下,跨国民间交流模式深度演变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早已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拍照留念,而是演变成了一场融合了经济理性计算、文化精神溯源和家庭未来规划的复合型活动。

这种“带着需求来,带着收获走”的场景,无疑给北京的商业和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挑战。它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传统商品,在全球化浪潮中依然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如何更深层次地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并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服务来接住这波流量,将是未来一个值得深思的有趣课题。

参考信源:

打破刻板印象 日本青年访华团畅谈“我们眼中的中国” 人民网
2025-05-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3257975208835743&wfr=spider&for=pc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旅游   日本   幌子   北京   游客   美食   茶叶   日本人   中药材   中国   未来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