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婚姻生活,应该没有矛盾吗?”
这是最近常被问起的一句话,其中一个提问者是已经结婚十几年的女性朋友。
在她看来夫妻两都已成婚十几年了,还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决的,应该早就过了所谓的磨合期,为什么还会有吵不完的架,她不能理解。
这里其实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矛盾就是“不祥之物”,唯恐避之不及。
所以从始至终,很少有人愿意去理解跟接受矛盾这回事儿,一旦遇到就总是惶恐不安。
但偏偏矛盾却又像四季往复的雨水一样,我们根本无法阻挡它的到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当雨水来临时给自己撑把伞或者披件雨衣。
没法奢望一场瓢泼大雨之后,就永不会再下雨了。
夫妻矛盾它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跟你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成功还是失败,聪明还是愚钝关系并不大。
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一书中提到:“当你选择了一位长期生活伴侣时,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选择了一系列特殊的无法解决的冲突,你会同这些冲突斗上10年、20年或50年”。
他同样也指出了婚姻矛盾的长期性。
告诫人们要学会接受“矛盾”的存在,接受它成为我们生命当中的一部分,而非一味对抗。
01
接受不等于妥协放任
而是认清现实后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如此才能有多余的精力去应对和解决婚姻当中的矛盾问题。
比如戈特曼就提到说:“幸福的婚姻,应该建立在深厚的友谊之上。”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其实某种程度上,夫妻情感应该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一种人际关系,甚至盖过了父母亲情。
但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人就容易把夫妻情分所带来的关心、照顾、理解、包容、疼爱等诸多难得的品质,视为理所当然。
理由就是:我们是夫妻。
既然是夫妻,你就应该为我付出;既然是夫妻,你就应该心疼我关心我包容我;既然是夫妻,还需要客气干什么。
大家自己对号入座一下,有还是没有?
如此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伴侣相互间的付出,容易不被看见,得不到赞赏。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爽”的心理,认为自己付出与不付出,多付出还是少付出压根就没人会在意,既然如此还付出干什么。
不难理解为什么
因为本质问题就在于,他(她)在成为你的伴侣之前,首先还是一个人,一个有灵魂有知觉的完整个人。
而只要是人就有被看见的需求。
选择一段婚姻的源动力,也许正是希望在漫长的人生中,能找到一个懂“我”的人。
如果可以接受不被欣赏、不被感恩、不被认可,那婚姻对他而言也就失去了意义。
02
夫妻关系之上,先做“灵魂挚友”
好,那如果把夫妻两想象成是朋友关系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最直观的一点:你不会把朋友对你的一切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而是会在内心深处表示感激。
一个朋友如果长期或者经常性理解你,帮助你,照顾你,你便会视他为知己好友,倍加呵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
你会想办法记住对方的兴趣爱好,想吃的美食,喜欢穿的衣服,想看什么类型的影视剧。
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准确无误”的回馈于他,因为你感念他的好,希望他也能幸福快乐。
也许你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人之常情。
可就是这所谓的“人之常情”,作为伴侣却经常求而不得,难道不觉得很讽刺吗?
写在最后
幸福的夫妻,并不是比拼谁更聪明,更富有,更精明,而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
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矛盾的那种无知或傲慢。
学会在爱人之上,先做朋友,在婚姻之上,先加点“友谊”,因为它真的能够产生抵御婚姻风暴的力量。
相比结婚纪念日互送奢华礼物,以及一起偶尔的浪漫假期相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深厚友谊的婚姻会更加激情更加牢固。
本文完,感谢耐心看完。
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从此刻开始加分。
End.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