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要在南京大屠杀?一文详解,看日本人事后解释有多无耻?

1937年,偌大的金陵城笼罩在无尽的绝望之中,乌鸦盘踞在城头,久久不散。42天,60480分,三十万条生命的痕迹被残忍抹去,虐杀殆尽。

而始作俑者——日军却还在抱怨“配额有限,军功太少”,东京军部的机密文件更是赫然写着“要誓死打压中国。”

为什么日本人要在南京制造如此惨绝人寰的屠杀?事后,日本人又是如何无耻狡辩的?

一、日军侵犯:古都惨遭屠城

12月13日,一阵阵急促的防空警报声贯穿了整个南京。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驻足,低头默哀,难掩悲伤神态。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南京城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变得更加繁华。可过去那段痛苦的回忆,却历历在目,令国人无法释怀。

1937年,寒风裹挟着硝烟在大街小巷间呜咽。昔日热闹的太平路如今堆满焦黑的残垣,变得死寂。黄包车夫倒在瓦砾中,了无生机。

秦淮河的水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几个日本兵围着一具孕妇的尸体,不断用刺刀戳碰对方,直到看到她青紫色的尸身再一次渗出黑血才肯罢休。

放眼望去,城墙根下、交通岗亭旁、水泥台面上的死尸堆积成了一座小山。半凝固的血浆在空气中散发出腥臭味,惨状令人不忍卒睹。

这并非虚构,而是88年前发生在南京百姓身上的真实情景。东京报纸上,两个日本军官将武士刀插在腰间,满手鲜血,冲着镜头嚣张地笑着。

他们把杀人看作了一场游戏,对城内的中国百姓疯狂虐杀,老弱妇孺统统都没有放过。

更过分的是,日军还举行了杀人比赛,将这一禽兽行为写进了报道,美其名曰“百人斩超记录”,行径是何等的残暴。

南京惨案成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阴影,也成了中国屈辱的过往。

对此,日本人却不以为意,哪怕是现在,仍有不少日本右翼抵死不认,称所谓的大屠杀不过是将死亡数字夸大了,企图用战争常态化来掩盖自己的暴行。

然而,历史可以被篡改,却无法被抹杀。日军屠城杀人并不是一时兴起,真正的原因藏在每一寸浸满了鲜血的中国土地里。

二、人性扭曲:大屠杀的原因

1937年,松井石根揣着淞沪会战的伤亡报告,调转枪头,剑指南京,高喊着“不留俘虏”的口号,闯入了繁华的古都。

彼时,国民党守将唐生智早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他这一跑不要紧,驻扎在城内的守军乱了套,没了将领,大家伙都向没头苍蝇一样乱转,不知该如何是好。

听到了风声的有钱人也争先恐后的逃离,等那些没钱又没势的普通老百姓反应过来,日本人都杀到了眼前。

偏偏唐生智这个杀千刀的,之前为表决心,炸掉了桥,毁掉了路。百姓们跑也跑不掉,躲也躲不开。南京,这片生养他们的地方,成了困住他们的牢笼。

面对如狼似虎的日军,城内百姓惊恐万状,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只顾四处逃窜。可子弹远比双腿要跑的快,不过瞬息之间,无辜生命便就此陨落。

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暴行。东京军部很清楚,南京的地理位置特殊,战略价值极高。这就意味着,拿下南京会大大推动侵华进程。

况且,淞沪会战时日军已经吃了败仗。丢了上海不说,还折损了20万兵力。

这对寻日军士气和实力都是个很大的打击,要是再不找准关键点,做出成绩,那“大东亚共荣”的美好蓝图迟早会沦为各国笑柄。

与此同时,日本的财政库存告急,恐怕只能支撑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日军不得不缩短战线,把最后的筹码压在南京。

明面上,日本是东亚秩序的重建者。可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早就对中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剥开历史的伤痕,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愈发清晰。仇恨和怨怼激发日军的畜生属性,他们把战败的怒火都发泄到了中国人身上。

当城内老百姓主动挂上白旗投降时,日军看都不看,直接抬枪射杀。

哪怕是这些处在最底层的日本兵,也没有把中国人当人看待,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的心态都发生了扭曲,只称呼中国为“劣等民族”,仿佛中国人本就该死一般。

日军不仅喊着“杀光、烧光、抢光”的口号,制定了专门的大屠杀战术,就连强奸都设置了配额。山东、东北等地也接连遭此浩劫。

什么手段残暴用什么,什么方式血腥用什么。日军的用意很简单,用惨无人道的暴行磨灭中国人的血性,瓦解中国人的意志,让中国人永世都臣服自己。

日本的凶残暴虐固然可恶,但国际社会的表现也同样令中国寒心。任凭谁也没有想到,屠杀事情能闹得这么大。西方国家忙的团团转,根本无暇顾及南京惨案,只是发了个声意思意思。

尤其是美国,只报道不阻止,连最基本的表态都没有。日本眼见没人管得了自己,便愈发肆无忌惮起来,将虐杀持续了42天,几乎把整座南京城杀了个精光。

我们并非历史的亲历者,只能从过往的照片和报道中了解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日军暴行是真,虐杀灾难是真。无论再怎么包装,黑暗的罪行也不可能变成推动文明的动力。

总结

再度回首,帝国主义的野心、日本士兵的变态、国际社会的冷漠都历历在目。

如今,距离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中国已是一副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景象,彻底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影子。饶是如此,那段惨痛的历史依旧是国人不可提及的伤痛。

我们必须要在珍惜和平岁月的同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也要警惕那些试图歪曲历史、否认罪行的势力。


参考资料:

[1]徐志民.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来自中国学界的观察[J].社会科学战线,2017,(09):86-92.

[1]经盛鸿.战时日本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掩盖与粉饰[J].史学月刊,2010,(08):77-82.

南京大屠杀前后日军伤亡多少?十万,为何要加强我军民消灭日军战果的宣传——人民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历史   日本人   日本   无耻   详解   事后   日军   南京   中国   暴行   中国人   城内   东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