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订单归零, 美国数万农民面临破产,特朗普亲自求情无效

前言

零!这是中国2025年对美国大豆的订单数字。曾经每年吞噬美国四分之一大豆产量的巨无霸买家,今年竟然颗粒无收

50万美国大豆种植者正眼睁睁看着9月收获季临近,地里的43亿蒲式耳大豆找不到买家。从一望无际的大豆带到太平洋港口,空荡荡的货仓诉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场零订单风暴到底因何而起?特朗普三次求情为何都石沉大海?

作者-阳

34%关税如何毁掉美国大豆

北达科他州的拉格兰望着自家的1000英亩大豆田,心如刀割,作为第九代农民,他怎么也想不到,家族传承百年的农场会在自己手里遭遇灭顶之灾

眼下大豆现金价格跌到了每蒲式耳8.83美元,而生产成本却高达12.05美元,这意味着种一英亩地就要亏损200多美元拉格兰粗略算了一笔账,今年他的农场预计亏损15万美元

这样的悲剧并非个案,而是50万美国大豆种植者的共同命运,罪魁祸首就是那个看似普通却足以致命的数字——34%,这个数字代表着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需要承担的总关税率其中20%是报复性关税,另外14%是增值税和其他税种。

当这些税负层层叠加时,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瞬间烟消云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西大豆进入中国市场几乎零关税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几个百分点的价格差异就能决定生死存亡34%的关税壁垒无异于给美国大豆戴上了死亡枷锁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说的是各国应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美国中西部平原的自然禀赋本来就适合种植大豆,这是上天赐予的优势。

但是当政策人为地抹杀这种优势时,经济规律的惩罚就会如期而至,更要命的是,这种政策失误的后果不仅仅停留在价格层面, 当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彻底转身离去,整个市场格局都开始发生地震式的变化

巴西笑了,美国农民哭了

时间回到2024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了创纪录的700万吨大豆,仅仅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令人震撼的这种戏剧性的反转背后,隐藏着中国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

早在2018年第一次贸易战时,中国就开始着手供应链多元化到了2025年,这个战略布局已经大功告成中国的大豆战略储备已经提升至4500万吨的历史新高,国内大豆产量预计达到2100万吨,同样创下纪录。

更关键的是,中国与巴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2025年3月,巴西向中国出口了1570万吨大豆,占巴西当月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三,全年来看,中国大豆进口的71%来自巴西,这个比例远高于往年。

与美国大豆的遭遇截然不同,巴西农民正在狂欢庆祝里约热内卢的大豆期货价格一路飙升,巴西农业部长公开表示"感谢美国的关税政策"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讽刺,但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当美国政策制定者以为可以通过关税"教训"中国时,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中国并没有如美方所预期的那样"跪地求饶",而是冷静地寻找替代方案。

在全球化时代,供应链替代一旦形成,就很难再逆转,巴西不仅有充足的产能,还有完善的港口和物流体系更重要的是,巴西政府对华友好,政治风险极低

相比之下,美国的政策变化无常,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敌人中国古代有句话叫"何不食肉糜",说的是统治者脱离实际的荒谬想法。

美国政策制定者似乎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以为中国"非买美国大豆不可"现实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巴掌

一颗大豆引发的经济地震

在美国大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气氛异常沉重来自肯塔基州的农民代表在发言时情绪失控,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他哽咽着说:"我们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样的绝望局面。"

这样的场景在美国农业州已经屡见不鲜拉格兰发布在TikTok上的求救视频迅速走红,播放量超过500万,视频中,这位农民面对镜头直言:"中国零订单,我们完了"短短几个字,却道出了50万大豆种植者的心声,评论区更是一片哀鸿,农民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悲惨经历

但这场危机的影响远不止农场本身,根据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原理,每10亿美元的农业支出能够支撑5997个就业岗位仅大豆出口就直接或间接支撑着23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分布在农业、制造业、运输业和相关服务行业当大豆出口归零时,这个庞大的产业链都受到冲击。

在爱荷华州的小镇上,农机销售商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运输公司的货车队开始大批闲置连当地的银行都开始收紧农业贷款政策,担心农民无力偿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危机正在向农村社区的每个角落渗透,小企业关门,基础设施维护跟不上,年轻人加速外流美国全国有444个农业依赖县,其中超过77%的选票曾经投给特朗普,这些"红脖子"农民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

但现在,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在一次农民集会上,有人高声质问:"你们的贸易战保护了谁?"台下一片沉默,只有风声和叹息声这种政治版图的变化可能比经济损失更加深远当特朗普失去农业州的支持时,他的政治根基也将受到严重动摇。

特朗普的算盘,农民的眼泪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8年到2020年的上一轮贸易战中,美国农业损失了260亿美元其中大豆领域的损失接近200亿美元,占农业总损失的71%。

那时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损失,没想到几年后,历史再次重演,而且情况更加严重,这不是偶然,而是贸易保护主义思维必然导致的结果。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就尝试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结果是什么?国际贸易急剧萎缩,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经济学家们把这称为"以邻为壑"的愚蠢政策,当每个国家都试图通过关税保护自己时,最终大家都成了输家。

但政治家们似乎永远学不会历史的教训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关税逼迫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他以为中国会因为失去美国市场而"痛不欲生"

但他显然低估了中国的战略耐心和调整能力,中国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加速了供应链多元化进程,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经验也值得深思

欧盟在面对美国钢铝关税时,选择了精准反制,针对特朗普票仓的特色产品加征关税,结果美国很快妥协,取消了相关关税,这说明理性的贸易政策和多边协商才是解决争端的正确道路。

而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只会适得其反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农业如何走出困境短期内,政府可能需要提供紧急补贴来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但长远来看,美国农业必须接受痛苦的结构调整包括开发新的出口市场,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更重要的是,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贸易政策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贸易战没有赢家,受伤的永远是最无辜的人

结语

这场零订单危机暴露的不仅是政策失误,更是违背经济规律必然付出的代价。当政治考量压倒经济理性,买单的永远是最弱势的群体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构,供应链替代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美国农业必须接受现实,痛苦转型已不可避免。

面对这样两败俱伤的局面,贸易战真的有赢家吗?你怎么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订单   农民   大豆   巴西   关税   政策   农业   种植者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