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对童年挨打耿耿于怀怎么办?”最残忍的教育,是让孩子怕你

办公室里的一位大姐说:

“我女儿对童年挨打的那些事,一直耿耿于怀怎么办?

“像我小时候也被爸妈打过,不也没什么吗?怎么现在的孩子还记仇了?”

女儿对童年挨打,耿耿于怀怎么办

本来你打孩子就是为了让她记住啊!现在记住了你又不高兴……

我想,父母教育性地挨打和发泄情绪地挨打,孩子是分得清的。

我小时候,教育性的挨打我一点儿不纠结,记住的都是我爸妈心情不好时,对我发泄负面情绪地挨打。

不要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能分得出是非善恶,只不过小孩无法系统地表达出来内心的想法。

长大的后孩子,提起曾经挨的打,父母还要来一句:

“除了记仇,你还会什么?”

“至于吗?记到现在。”

“谁小时候不挨打,对你好的时候不记得。”

你不把小孩当人,现在小孩长大成人了,当然会记得。

我前段时间,对我妈说:小时候不该这样打我。

以为她会讲两句安慰的话,或者反思她以前不懂教育的话,我就释怀了。

结果她很凶的来一句:“咋了,你还想打回来吗?”

我真的……

有些家长对孩子,就是为了发泄情绪而已。

我觉得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打人的总是那个过错方。

孩子做错了可以教育、批评,可以去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改正错误。

打人和辱骂,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身体(肢体)都是遭到侵害的。

现在很多人都可以把,“我小时候天天被爸妈打、骂”,当成玩笑一样讲出来。

那回归问题本身,为什么会讲出来啊?而且是当成没事人一样、当玩笑讲出来。

其实不是不在乎,而是太在乎那段经历、过往。

女儿对童年挨打,耿耿于怀怎么办?

作为一个曾经是小孩的建议就是:真诚道歉。

最残忍的教育,是让孩子怕你

其实,很多挨打挨骂的原因都忘了,但是挨打挨骂的感受和情景,孩子始终是记得的。

那种发泄式的,因为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打骂小孩,是会被孩子记得,并耿耿于怀的。

即使孩子小,也分辨得出,是仅限于教育的打,还是带着情绪的发泄。

我发现:最残忍的教育,是让孩子怕你。

我身边有一些父母,用威严给孩子施压,让孩子恐惧自己、远离自己。

有时候看不过去了也会劝一劝,孩子家长就会说,“就得这样,你不吓吓他,他根本不怕你。”

可是为什么要让孩子怕父母呢?

代入一下连我这个当妈的,都觉得窒息,更何况心智都不成熟的孩子啊?

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但得用对方法。

很多家长以为打骂、吼叫,让孩子惧怕自己,就是威严的体现。

殊不知适得其反,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看过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深以为然。

父母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会构建不同的亲子关系,养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服从管教,便站在家庭权力的顶端,对孩子进行各种施压,让孩子害怕自己。

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的顶嘴和叛逆,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

作为父母,让孩子怕你不是本事,让孩子爱你才是。

孩子需要的是平视教育,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霸权教育。

对孩子最智慧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育儿   耿耿于怀   残忍   童年   女儿   孩子   父母   小时候   小孩   威严   情绪   教育性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