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岳仲武,族谱记载为岳飞第十七代孙。
官职:荣禄大夫。
时间: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
迁徙路径:迁至兰州,落籍于狄道当川堡(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流川乡)。
一、家族渊源与迁徙背景
岳仲武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三子岳霖的直系后裔,属岳飞第十七世孙。其先祖岳大舟(岳飞第十六世孙)于明万历初年随军屯驻陕西临洮府(今甘肃临洮),以耕贩为业,二十余年后卒于临洮。岳大舟之子岳仲武继承父业,家道殷实,并因河西局势变化,于万历二十年(1592 年)入军旅,任职于庄浪卫(今甘肃兰州永登),成为岳飞后裔永泰支祖。
二、官职与荣誉的虚实辨析
关于“荣禄大夫” :“荣禄大夫”在明代是一个从一品的文散官阶。散官阶代表的是官员的品级、荣誉和待遇,与他实际担任的职务(职事官)并不完全等同。授予这个高阶官衔,表明岳仲武在当时的地位相当显赫。这可能是对他实际职务的加衔,也可能是对其先祖功德的追荣,或者是朝廷对功臣后裔的一种荣誉性封赠。
岳仲武被记载为 “官封荣禄大夫”,这一衔号需结合明代官制解读。荣禄大夫为从一品文散官,通常作为官员的虚衔以示尊崇,并非实职。在明代,武将若获此封号,多因军功卓著或家族世袭恩荫。例如,岳仲武之孙岳镇邦因平定蒙古侵扰、参与三藩之乱等战功,累迁至洮岷副将、绍兴副将等职,并加左都督衔,其家族地位的提升可能追溯至岳仲武时期的奠基。
三、迁徙路线与落籍争议

甘肃省康乐县 岳家坟墓地
关于岳仲武的迁徙地点,存在 “狄道当川堡” 与 “庄浪卫永泰堡” 的不同记载。根据《临夏民族日报》等文献,岳仲武于明万历时迁至兰州,落籍狄道当川堡(今康乐县流川乡)。
而《古堡轶事之岳家坟掌和岳家的那些人》《甘肃此地竟是岳飞后裔清朝名将的第一故乡?》等资料则指出,岳仲武于万历二十年(1592 年)定居庄浪卫永泰堡(今景泰县寺滩乡),并葬于当地的岳家坟嶂。
这一矛盾可通过家族迁徙的阶段性解释:岳仲武可能先在永泰堡任职并定居,后因家族发展或军事调遣,部分后裔迁至狄道当川堡。例如,岳仲武之子岳文魁曾因职任暂居兰州,后于明末迁回永泰堡,而其孙岳镇邦又移居庄浪卫城(今永登县)。这种迁徙反映了明代卫所制度下军户家族的流动性。
狄道当川堡(今康乐县流川乡)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南路的重要节点。宋熙宁六年(1073 年),王韶在此修筑刘家川堡,后更名当川堡,隶属河州。明代属临洮府狄道县,清代划归兰州府。流川河谷地呈弯月形,地势平坦,宜耕宜牧,是西北边疆农业开发的典型区域。岳氏家族落籍此地后,可能参与了当地的屯田与防御事务,其家族墓地位于今康乐县党川谭家村后山根,与史料记载的 “临洮洮西” 相吻合。
 关于迁徙的历史背景 万历年间是明朝一个重要的时期,西北地区(包括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与蒙古各部的冲突。兰州和狄道(今临洮)一直是明朝经营西北、防御“西海蒙古”的战略要地。
 岳仲武在此时迁居兰州并落籍狄道,极有可能与军事驻防、屯垦或任职有关。作为功臣之后,他被派遣或自愿到边疆要地,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岳氏宗谱》 是记录这一支系最完整的家族文献。据谱牒记载,岳仲武是岳飞第三子岳霖的后代。
通过谱牒可以梳理出这一支的传承脉络(简化版):岳飞 → 岳霖 → ... → 岳仲武(第十七世)→ 岳大才 → 岳文才 → ...
岳仲武在狄道当川堡(今流川)定居后,开枝散叶,形成了甘肃兰州、临洮(古狄道)、康乐等地一个庞大的岳氏家族,被称为甘肃狄道岳氏或兰州岳氏。这一支岳氏后裔中,在明清两代也出了不少文武官员,延续了岳氏“精忠报国”的门风。例如,他的儿子岳大才在明末因军功被授予守备之职。
岳镇邦(岳飞第十九世孙):清初散尽家财招募乡勇,五次击退蒙古会多尔吉部侵扰,生擒敌首,后因平定三藩之乱有功,升任洮岷副将、绍兴副将,加左都督衔。
岳升龙(岳飞第二十世孙):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任四川提督,因平定西藏勘界纠纷与金川叛乱,获赐孔雀翎与拖沙喇哈番世职。
岳钟琪(岳飞第二十一世孙):历经康雍乾三朝,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与大小金川之乱,被乾隆帝誉为 “三朝武臣巨擘”,是清朝唯一拜大将军的汉族将领。其家族 “一门四提督” 的殊荣,成为岳飞精神在西北边疆的延续。
岳仲武家族的历史在甘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印记:
永泰古城与岳家坟嶂:景泰县永泰堡(龟城)为岳氏家族早期居住地,现存岳家巷、五眼井(岳钟琪所凿)等遗迹。岳家坟嶂位于永泰堡西南,葬有岳仲武至岳钟琪六代先祖,墓地虽历经破坏,仍保留岳仲武墓冢等核心遗存。
康乐流川的家族传说:当地流传岳氏家族 “精忠报国” 的故事,部分村民自称岳氏后裔。流川乡的古城村、苏家村等地可能保留与岳仲武相关的地名或民俗记忆。
文献与谱牒记载:《金佗粹编》《岳氏宗谱世系图考》《皋兰县红水分县采访事略》等文献详细记录了岳氏家族的迁徙与功绩,成为研究西北边疆史的重要资料。
岳仲武作为岳飞后裔在西北边疆的开拓者,其家族从明代屯垦临洮到清代崛起为封疆大吏,开启了岳飞家族在甘肃地区的重要支系。这段历史不仅是岳氏家族奋斗史的一部分,也是明代西北边疆移民和开发史的一个缩影。通过军事戍守、屯田开发与文化传承,岳氏家族将 “精忠报国” 的精神融入西北大地,其历史功绩与文化影响至今仍在陇原大地上延续。
历史既是镜子,也是谜题;既是教训,也是故事。历史越考越清楚,规律越寻越清晰,初心越守越光明,欢迎大家提供资料,进一步补充完善。(岳魂 )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