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泡寻 “趣”!大班萌娃带火幼儿园自然探索新玩法

“香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园里哪里有香泡树?”带着一连串好奇,杭州市红缨第二幼儿园大四班的孩子们以一份趣味调查问卷开启了“香泡寻趣记”项目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走出教室,用感官探索、动手实践的方式,解锁了与香泡相关的奇妙旅程。

活动之初,孩子们围绕“香泡的颜色、气味、玩法”等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在班级内相互交流想法。随后,一场“幼儿园香泡树大搜索”正式展开。孩子们结成探索小队,穿梭在园区的各个角落,仔细观察每一棵树的枝叶与果实。找到香泡树后,他们用画笔认真记录下种植地点,还通过点数、标记的方式统计出园区共有9棵香泡树,分布在跃动园、种植地周边等区域。

为了更深入了解香泡树,孩子们带着画板来到香泡树下写生。他们蹲在树旁,观察树干的纹理、叶片的形状、果实的大小,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香泡树的模样,还不忘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发现:“香泡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有小锯齿!”“树上的香泡有的青有的黄,挂在枝头像小灯笼!”

采摘环节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合作制作采摘工具——有的用绳子绑住竹竿做成“长钩”,有的将塑料瓶剪开做成“接果器”。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搬运梯子,有的踮脚够低处的果实,有的用工具钩高处的香泡,在安全有序的氛围中收获了满满一袋香泡。

回到教室,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探索香泡内部。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开果皮,一股清香扑面而来。“里面的果肉像棉花一样!”“还有好多白白的籽!”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用语言描述着香泡的结构,还用手触摸果肉的质感,直观感受自然造物的奇妙。随后的品尝会上,孩子们勇敢尝试品尝香泡,有的觉得酸酸的,有的觉得带着清香,大家分享着不同的味觉体验,在互动中增进了友谊。

活动最后,一场别开生面的香泡“奇思妙想”展精彩亮相。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用香泡果皮制作小灯笼、用果肉和籽拼贴画、将香泡与树枝组合成小摆件……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香泡的独特理解。每一件作品前,孩子们都主动当起“小讲解员”,向老师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

此次“香泡寻趣记”活动,依托幼儿园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在“调查—寻找—观察—采摘—探索—创作”的完整流程中,锻炼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更激发了对自然的热爱。正如老师所说:“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孩子们在与香泡的亲密接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验到了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育儿   大班   幼儿园   自然   果肉   果实   果皮   老师   灯笼   清香   形状   奇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