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创新实验场|听障人士也能“听见”世界了?


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简称“创投计划”),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提供资助支持和技术孵化陪伴,由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提供专业公益支持,倡导技术公益,鼓励社会专业力量通过技术能力,创新解决公益痛点和社会问题,创造技术公益开放生态。


在全球范围内,听力受损群体规模庞大,仅中国就有超过 2780 万名听障人士。传统助听设备虽能提供一定帮助,但无法真正解决听障人士与健听人之间的双向、多轮复杂沟通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为开发更先进的聋哑人沟通工具提供了可能。


近日,一款听障人士使用的智能 AR 眼镜,引起 Rokid 创始人兼 CEO 祝铭明和杭州资本总经理陈燕霆的关注,并向 AI 创想者发起合作邀约!这一创想者正是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二期的陪伴项目——深圳智音无碍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以“知音”为名,致力于利用 AI 与 AR 技术,为全球 4.3 亿听障人士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沟通解决方案。


深圳智音无碍科技创始人凌志鹏在现场对产品功能进行了展示与讲解:“我从小右耳听力障碍,因此深知这个人群目前面临的困难,在全球范围内,有 4.7 亿听障人士面临着有障碍的沟通问题,而在中国,这一数据达到了 2780 万。我们的产品具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手语识别技术,当聋哑人做手语的时候,该眼镜的摄像头可以扫描到指定区域的手语动态,并将手语翻译成声音,播放出来;同时,我现在讲的话也可以在眼镜上进行实时显示,帮助产品使用者理解。”


知音项目的最终解决方案是采用 AI、AR 等技术通过软硬件搭建一个面向听障人士的智能交流平台。这个平台的产品包括语音识别合成、声音场景识别以及 AR 智能眼镜等。产品不仅支持手语手势识别,还引入了实时视频手语客服功能,用以解决双向多轮复杂场景下的沟通问题。


知音 AR 智能眼镜集成了手语翻译引擎、声音转换系统、图像识别技术三大核心功能,全力实现让手语“被听见”,让声音“可看见”。开发集成 AI 技术的手语翻译应用程序,实时将手语转换为语音或文字,使健听人与听障人士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同时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将口语转换为可视化文字,帮助听障人士理解他人发言,支持生活场景定制词汇,提高沟通效率。


在技术公益二期项目周期内,升级智能交流平台“知音圈”小程序,截至 2024 年 7 月,已吸引了超过 7000 名用户,累计使用频次超过 1000 次。同时在技术层面,完成了正/反向手语识别开发,在 AI 技术的加持下,完成千套以上达模型 AI 算法,并建立了新的手语 AI 是被算法数据可,手语识别准确率提升 60%,达到 95%,助力听障人士实现真正的无障碍交流。



科技向善,知音同行。知音项目团队打造的智能交流平台,不仅是一款系列产品,更是一项推动社会包容与公平的创新实践。


久久为功,知音项目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通过技术能力提交解决公益痛点和社会问题的创新答案,在技术公益创投计划的支持下,知音团队协同社会各方持续优化产品功能,持续为全球听障人士提供更温暖、更便捷的无障碍沟通体验。其所作出的努力也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者的关注!

对于该项目,投资者们说:


Rokid 创始人兼 CEO 祝铭明

“我很开心看到你们在做这件事。Rokid 作为平台型企业,致力于无障碍科技的应用,我们近期刚为残联的听障和视障人群提供了支持,当一位听障人士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戴上我们的眼镜成功找到了桌上的插座和水果,他的家人当场感动落泪,这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能够真正帮助特殊人群改善生活,我相信这件事非常有价值,而如果你们专注于这项技术,一定能做得比我们更好。”


杭州资本总经理陈燕霆

“如何让听障人士在获得优质体验的同时,也能降低经济负担?我们的团队专注于软件研发,而硬件制造可以与更大规模的企业协同合作。我相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这项技术将能更广泛地应用,为听障人士带来更大的福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科技   人士   世界   手语   技术   公益   知音   眼镜   智能   腾讯   产品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