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着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身体!日企在华收割上万亿,至今仍售卖

前言

有一家日本零食企业,在我国市场扎根多年后不断发展,渐渐成长为颇具规模的零食品牌,年收入已达到 1100 亿元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家企业在赚取中国市场利润的同时,其生产的部分零食却被检测出核污染指数严重超标,仅仅一小瓶的饮料就让中国人在X光下拍摄1800次

这背后是否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

面对网友们持续的关注和讨论,这家企业又会给出怎样的回应?

藏在零食罐里的三十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中国街头,零食摊的玻璃罐里开始出现一种印着双马尾小女孩的糖果,圆脸蛋、笑盈盈的样子,配上牛奶味、水果味的香甜,很快成了孩子们眼里的 “稀罕物”。

这个叫 “不二家” 的日本品牌,就这样带着它的糖果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1996 年进入中国时,市面上的零食选择还不多,进口品牌更是少见,不二家靠着精致的包装、多样的口味,慢慢在家长和孩子心里站稳了脚。

从最初的棒棒糖、牛奶糖,到后来的果冻、饼干、饮料,它的货架越摆越长,甚至成了很多家庭逢年过节、孩子生日时的 “标配零食”。

三十多年里,中国消费者用一次次购买陪着这个品牌长大,有人记得上学时和同桌分食一颗糖果的快乐,有人工作后还会买上一袋回忆童年味道。

这份陪伴感让不二家在中国市场做得越来越大,年收入能达到上千亿,累计下来的总收入早已超过万亿,谁也没想到,这份藏在零食罐里的甜蜜,会在多年后被一张检测报告打破。

货架上的 “隐形风险”

2023 年春天,广东佛山的市场监管人员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注意到了货架上的不二家 “福吉屋” 桃子味饮料

按规定抽检后,检测结果让大家捏了把汗:这款饮料的核辐射含量,比安全标准高出了 180 倍。

核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长期接触可能损伤细胞,影响健康,更让人在意的是,顺着包装溯源,发现这批饮料产自日本长野县。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2011 年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国就明确规定,禁止从福岛及周边十几个县区进口食品,长野县就在这份 “禁止名单” 里

顺着这条线索,监管人员又查了不二家的其他产品,发现部分果冻、豆乳饼干的产地也来自日本核辐射风险区域。

这些本该被挡在国门之外的食品,却悄无声息地摆上了中国超市的货架,被家长买给孩子当零食。

消息传开后,很多人心里都犯了嘀咕:那个陪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品牌,怎么会出这样的问题?

不该跨越的 “安全红线”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食品的来源,得从 2011 年的福岛核泄漏说起,当年的大地震和海啸引发了核电站泄漏,周边大片土地、河流都受到了核污染。

虽然这些年日本一直在做清理,但核污染的影响很难彻底消除,当地的农产品、水产品始终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护住大家的 “舌尖安全”,中国很快出台规定,不准从福岛及周边县区进口食品。

可对一些企业来说,这片受污染的区域却成了 “省钱捷径”—— 当地土地租金低,原料收购价便宜,在这里建厂生产能大大降低成本。

于是,有些企业就把在这些区域生产的食品,想办法卖到其他国家,中国市场自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不二家的这些问题食品,就是这样进入中国的。

在日本国内,福岛周边的食品销售其实很谨慎,超市里都会贴特殊标签提醒消费者;可到了中国市场,这些风险提示不见了,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零食来自高风险区域。

这种 “双重标准”,让很多支持了它三十年的消费者心里不是滋味。

轻飘飘的回应与沸腾的舆论

检测结果公布后,大家最期待的是企业能认真道歉、赶紧召回问题产品。

可不二家的回应却让人失望,他们轻飘飘地说,自家产品 “符合日本标准”,在日本国内卖得好好的,字里行间没提对中国消费者的歉意,更没提召回的事。

这种说法谁也不买账,在中国卖东西,就得遵守中国的规矩,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用 “日本标准” 来搪塞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担忧,明显是没把大家放在心上。

更让人生气的是,涉事商场最后只被罚款 1 万元,违法所得才没收 795 元,要知道,不二家一年在中国能赚上千亿,这点处罚对他们来说,几乎相当于没罚。

网友们的不满很快在网上传开了。有人说:“赚着中国人的钱,却把有风险的东西卖给我们,这太让人寒心了。”

三十年积累的信任,就这样被一次敷衍的回应和轻飘飘的处罚,划开了一道口子。

从 “进口迷信” 到本土自信

消费者的态度最直接,事件曝光后,很多人逛超市时会下意识绕开不二家的货架,线上店铺的销量也肉眼可见地往下掉,大家用脚投票:不把消费者健康当回事的品牌,不值得支持。

就在这时,一些中国本土零食品牌悄悄迎来了机会,良品铺子、三只松鼠这些品牌,这些年一直盯着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公开透明,原料产地、检测报告都清清楚楚地印在包装上。

消费者有疑问时,他们也会及时回应,让人买得放心。

以前总有人觉得 “进口的就是好”,但这次事件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认真看国产品牌的配料表和产地。

发现这些本土零食不仅口味多样,价格更实惠,关键是安全有保障,不少原本买不二家的消费者,慢慢成了这些国产品牌的回头客,市场就是这样,谁真正把消费者放在心上,谁就能赢得认可。

食品安全面前,没有 “例外”

不二家的这场风波,不光是一个品牌的事,更给所有人提了个醒:食品安全不分进口还是国产,不分老品牌还是新品牌,只要在市场上卖,就得守住安全底线

对企业来说,在中国市场赚钱,就得承担起对应的责任,三十年的市场积累不容易,消费者的信任更是千金难换。

如果只想着压缩成本、钻规则空子,无视安全风险,再老的品牌也会被市场淘汰。

想要重新赢回大家的认可,光靠说没用,得实实在在地把控原料来源,遵守中国的标准,出了问题及时整改道歉。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东西时多留意一下产地、生产日期和检测信息,不算麻烦却很重要。毕竟,吃进嘴里的东西,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而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让那些想投机取巧的企业没空子可钻。

小结

从童年罐子里的甜蜜糖果,到如今的信任危机,不二家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品牌名气多大、历史多悠久,只有把消费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

而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也在悄悄推动着市场变得更规范、更让人放心。

参考文献

《不二家又双叒叕出新品,描绘软糖更多未来》新闻晨报 2024-11-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美食   中国人   身体   零食   日本   中国   品牌   消费者   中国市场   货架   食品   企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