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高不应低于3.1米!东莞“好房子”标准正式印发

10月28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东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第一版)》(以下简称《设计导则》,该导则系住宅设计指引,非强制性规范要求)。该导则正是此前东莞向公众征求意见的《东莞市好房子建设设计导则》。

《设计导则》共分为11章,涵盖总则、基本规定、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暖通设计、智能化设计、环境及景观设计、运营维护等。在内容上,系统性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与性能指标,其中不少措施和指标高于现行国家规范,全力推动东莞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居住需求。


提升居住舒适度

在市民最关心的居住体验上,《设计导则》提出了多项突破性标准:

高层Ⅱ类(18层-26层)限高80米;

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米;

卧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0平方米;

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平方米;

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20毫米;

住宅项目应采用全装修交付;

二类住宅用地机动车停车位配比应大于1.2;

新建居住区停车位应按100%建设充换电设施或预留充换电设施安装条件,等等。


打造绿色智慧生活

《设计导则》不仅关注当下的居住体验,更着眼于“绿色低碳”与“智慧便利”。

绿色低碳方面,在建筑标准上,住宅项目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二星级以上标准,并应进行海绵城市设计。在建筑材料上,总重量70%的建筑材料的运输距离不应超过500公里;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的使用不应少于所用建筑材料的6%;绿色建材使用量不应少于所用建筑材料的20%。

智慧便利方面,一个是建设智慧社区,包括光纤到户、公共区域(含电梯轿厢)移动5G通信全覆盖、周界报警、电动自行车入梯检测报警、高空抛物侦测等功能。另一个是打造智能家居,住户内应设置完善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支持设置多种设备,包括智能门锁、烟雾探测器、水浸检测探头、红外幕帘、窗磁/门磁传感器、智能摄像头(含带摄像头的门铃)。


设计以人为本

《设计导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对于“一老一小”群体。针对老年人,进行适老化设计:住宅项目内应设置老年人活动场地;户门内外不宜有高差且不应设置门槛;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宜紧邻老年人卧室布置;住户内主卧室、卫生间、老人房等房间均应设有紧急呼叫按钮,紧急呼叫信号应能接入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并报至有人值守的监控中心或物业值班室。

针对儿童,进行儿童友好设计:住宅项目应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儿童区设施需通过CMA认证的防滑/防撞检测;当设置宠物活动区时,宜距儿童区不少于50米。


延长工程保修期限

《设计导则》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工程保修期限进行延长,规定“新建住宅项目应购买维保综合险,旧有住宅项目宜购买维保综合险。保修期内应设置售后服务中心,为房屋质量提供保障服务。建筑装修工程最低保修年限为3年,防水工程最低保修年限为8年。”

据了解,《设计导则》是在国家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和《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出台的背景下制定,编制组在将《住宅项目规范》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深化、细化、量化的同时,结合东莞市特有的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地域文化、经济水平,城市建设特点,群众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同时调研了全国其他城市编制而成,旨在提高国家标准在我市施行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解决居民在居住生活中的痛难点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附件:东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第一版)


来源 | 东莞日报记者/冯文彦 图片/记者 陈栋

编辑 | 黄靖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财经   层高   东莞   正式   标准   住宅   东莞市   项目   内应   老年人   智慧   建筑材料   儿童   停车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