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谈判,特朗普深感不妙,对内下死命,24%关税必须推迟

2025年7月27日,中美经贸开启了第三次会谈,

据称,这次双方谈判“意外”顺利,

连特朗普也连连暗示,中美两国已经“接近达成协议”,

这也让外界对这次两国的谈判结果,抱有很大的期望。

谁也输不起的关税延迟

第三轮中美谈判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这一次谈判的核心,不是讨论某种单一商品的进出口,

而是关系到24%关税的命运

这项关税原定8月12日正式生效,一旦实施,将超过4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成本激增,

美国国内无数零售商、制造企业、甚至农业州都将陷入连锁冲击。

在此之前,中美已经在前两轮会谈中彼此试探底线,

稀土出口问题、中国对美国芯片封锁的反制、关税缓冲时间表的谈判等等,

中方表现的既不妥协核心利益,也不轻易激化矛盾。

而特朗普这边,却需要在短时间内稳住三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资本市场的信心;二是美国制造业的“呼吸线”;三是共和党内部对连任计划的态度。

于是“24%关税必须推迟”,就不仅是谈判目标,更成了特朗普对自己团队下达的“死命令”。

技术管控成突破口

就在瑞典谈判开启前两天,

白宫一纸命令,宣布暂停对华技术出口的所有限制。

这一举措直接打破了去年以来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封锁态势,

包括芯片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算法、精密仪器等多个关键领域。

媒体普遍认为,这背后的真正原因也并不是什么“态度软化”,更多的事是出于现实考量。

美国国内的芯片企业如英伟达、高通等,已经对出口受限政策表达不满。

多个行业协会甚至联名向国会施压,认为“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最终反噬的是美国自己。

中国方面在这一回合中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更深层的问题上,

未来的技术合作、市场准入、公平贸易机制的建立

这也是中美在谈判桌上第一次正面探讨“制度性对等”。

芬太尼关税与中美新摩擦的转向

在会谈的第三个小时,新的话题被悄然推上了桌面,芬太尼相关原料的关税问题

美方希望取消对芬太尼类药物基础原材料的20%关税,

以解决美国日益严峻的阿片类药物短缺问题,

中国方面要求美方给出清晰的规范与出口监管框架,否则不会轻易让步。

这一回合的焦点,不再是单一利益交换,而是涉及公共健康、国际责任和跨境监管的新问题。

多位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议题可能会成为中美贸易谈判的新“测试点”。

俄伊石油交易

如果说技术与关税可以谈,

那么涉及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石油贸易问题,就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政治炸弹。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谈判前向媒体表示,“我们希望中国认真对待全球战略稳定问题,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和中东局势不稳的背景下。”

这番话,美方显然希望借经贸谈判的渠道,让中国在能源领域对俄罗斯“适度切割”。

但中国方面则早已多次公开表态,中国的能源合作是市场行为,是国家主权范畴,拒绝政治干预。

因此,在瑞典的会谈中,虽然双方在多个方面达成了模糊共识,

但在俄伊问题上的对峙,仍未有松动迹象。

定期磋商机制

最令人意外的是,会议进行到第五小时,美方主动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建立中美定期经贸会晤机制

这一机制如果通过,那么双方或将定期在中立国举行高层磋商,

就未来经贸政策、摩擦调节机制等设立明确通道。

这是美方近年来首次提出“制度化对话”的思路。

中国方面对此并未明确拒绝,而是强调“要建立在互信、平等和互利基础上”。

由此可见,中美之间可能正试图从“被动应对冲突”转向“机制性风险管理”,

在国际贸易高度互依的现实中,这种制度性安排或许将成为未来十年中美互动的重要支撑点。

为什么特朗普必须“打电话”?

让我们回到特朗普本人的处境

就在会谈结束当天,美国公布最新CPI数据:同比上涨6.3%,远高于预期。

股市应声下跌,美元指数剧烈波动。

CNN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再次下滑至39%。

令特朗普担忧的是:中期选举不到三个月,党内鹰派已开始对他“不够强硬”发难,

民主党正紧盯“关税惩罚失败”的叙事,筹备新一轮对其贸易政策的听证调查。

特朗普很清楚,如果此时无法稳住中美贸易关系、避免24%关税造成新一轮物价上涨,

那么他不仅将失去选票,更将失去党内的主动权。

于是,以技术让步、关税推迟、协商机制为筹码,全力换取谈判暂时的“喘息”空间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制衡”游戏

这么来看,瑞典谈判基本达成几个重要共识:24%关税推迟90天,暂定至11月,

暂停部分高技术出口限制;启动芬太尼关税磋商;

探讨中美定期磋商机制;对俄伊石油问题暂不作出政策调整。

乍看之下,似乎双方各退一步,达成阶段性成果。

其实,中方希望借谈判争取发展空间、维护主权尊严;

而美方则在寻求一个短期止痛药,以缓解国内多重压力。

问题是:这种制衡,是权宜之计,还是战略缓冲?

结语:

就算,24%的关税真的推迟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呢?

芬太尼、技术出口、俄伊油气、稀土、芯片,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下一轮“黑天鹅”。

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所说:“中美之间,既不能完全脱钩,又无法真正走近。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彼此的风险暴露。”

这,就是当今中美关系的真实写照。

文编辑:X

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创新低 2025-04-28 11:40·金融时报

美财长称美中第三轮磋商下周举行 2025-07-23 09:37·环球时报

刚刚!日本股市大涨,韩国股市突发跳水!贸易谈判,大消息!2025-07-23 10:03·证券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中美   死命   关税   不妙   美国   中国   芬太尼   美方   机制   瑞典   芯片   经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