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最近一次上热搜,不是因为什么新节目,而是几张在眼科医院门口,需要人搀扶的照片。
照片里的她,没有了舞台上的光彩,只剩下浑身的疲惫和脆弱,那一瞬间,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被捧上神坛的“央视一姐”,也只是一个平凡人。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大多数主持人中,他们的终极梦想就是进央视,毕竟这地方就相当于主持界的巅峰。
董卿的目标很明确,她就是要站到那个最亮、最晃眼的位置,从上海到北京,她不是来旅游的,是来“夺位”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了,甚至连续十三年主持春晚,这个履历在中国电视史上,达到过人掰着指头都数得出来。
在过去的除夕夜,全国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都有她的脸,仿佛这个年有她才算完整,才安稳,董卿的出现就像是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份事业的巅峰,不是拿了多少奖,而是考验一个主持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值不值得站在这个巅峰。
在2007年那次直播,所谓的“金色三分钟”,行外人看个热闹,行内人看的是一身冷汗,在那年春晚,零点倒计时前,出现了两分半的致命空白,这对直播来说简直就是重大事故。
当时的所有人都懵了,只有董卿镇定自若地站出来,用几段文采飞扬、衔接丝滑的即兴串词,硬是把一场播出事故,变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封神时刻。
那一刻,她不是在主持,她是在“救驾”,董卿靠着的不是什么临场发挥,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本事,是她过去无数个日日夜夜累计下来的,最终董卿在这场直播事故中名声大噪,更是赢得了这个行业里所有人的尊重。
可是命运并没有一直眷顾她,时隔一年,董卿也是犯过一次错误,2008年春晚,她把相声大师马季,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东”,这下子辈分全乱了。
在普通节目里,这可能就是个笑话,可是要知道,这可是在春晚,是被全国十几亿人共同观看的节目,这样的纰漏自然躲不过群众的眼睛。
犯下错误之后的几天,董卿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非常自责,这些对一些外人会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可对于董卿来说,那可是大事。
对于一个追求完美到极致的人来说,这不叫失误,那种从云端跌落的恐惧,只有她自己懂。
如果说事业是她主动选择的战场,那婚姻就是她人生里,更需要深思熟虑的方向。
当初董卿和主持人程前的那段往事,如今回头看看,还真是像是一场“养成系”的恋爱。
要知道,那时的程前也有着不小的名气,而董卿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跟着前辈,对于她来说,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人脉眼界都走在了快速道上。
可正是因为太快,董卿一路高飞,飞向了央视的权力中心,而程前却渐渐淡出了主流视野,两个人,一个向上,一个平走,渐行渐远,这也是必然的结局。
董卿非常清楚,她要的,程前给不了,后来,她选择了富商密春雷,这个选择在当时的大众叙事里,几乎是完美的。
才女配富豪,一个有国民度,一个有真金白银,这组合让她有底气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踩下刹车,她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转身去打造《朗读者》这种烧钱、耗时、但商业回报慢的文化产品。
可以说密春雷给了她一张“任性”的门票,让她从一个被体制规训的优秀主持人,变成了一个可以定义自己作品的“文化制作人”。
董卿以为自己嫁的是一个坚固的避风港,一个可以让她安心搞艺术的后花园,但她忘了,当她选择和资本捆绑,就要有觉悟,既能共享它的辉煌,也得共担它的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密春雷的商业帝国,一夜之间资金链断裂,债务压顶,资产冻结,那个曾经让董卿以为的避风港,彻底没了。
很快事态就发生了转变,当年那个为了家庭、为了追求更高精神境界而淡出舞台的女人,如今,却被传言是为了家庭的生计,不得不重返舞台。
角色的互换,来得如此之快,毕竟现实是残酷的,以前董卿拿起话筒,是为了个人的荣耀和理想。
可现在如果传言为真,她再拿起话筒,就是为了扛起一个家的责任,这比“金色三分钟”救场,需要更大的勇气,也更让人看清生活的底色。
在董卿所有的选择里,争议最大,也最让她“掉粉”的,无疑是赴美生子,这件事的发生,把一个公众人物的公私两面暴露在了公众面前。
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董卿的解释听起来无懈可击,她表示“只是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多一种选择”。
这是母性的本能,是倾尽所有,为下一代铺路的私心,在她的个人世界里,这可能是她能给出的“最优解”。
但问题是,她不是普通母亲,她是董卿,她是那个常年站在央视舞台上,用最标准的普通话,向全国人民传递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的“国家脸面”。
你一边在《开学第一课》上教育孩子们要爱我们的五星红旗,一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出生那一刻就拥有了星条旗。
这个逻辑老百姓怎么都想不通,也接受不了,所以大家的情感账本上,记下的是“虚伪”和“背叛”。
当然这个选择也让她付出的代价,公众形象上的那道难以弥合的裂痕,也彻底在舆论上爆发,她可以掌控舞台上的每一句话,却堵不住舆论场里的悠悠众口。
这一次她没有出来救场,没有妙语连珠,她选择了沉默,这份沉默的背后,是一个母亲的坚持,也是一个公众人物的无奈。
对于董卿来说,无论是为孩子的未来,还是为丈夫的危机,她的选择天平上,“家庭”这个砝码,始终重得惊人,甚至重过了她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国民形象。
前段时间,刚传出她要携着新节目《字里春秋》归来,用甲骨文和高科技,继续做她最擅长的文化传播。
可没过多久,她就在医院门口步履蹒跚的照片,被医护人员搀扶着出来,从这就能看出,多年拼搏的她,身体已经透支了,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人觉得是常年高强度工作累积的职业病,也有人觉得是近期家庭巨变带来的身心重压,可这些终究只是猜测。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曾经被我们仰望、甚至神化的“央视一姐”,如今正在承担她所有选择带来的后果。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滴水不漏的“央视一姐”,而是一个在生活的泥沼里,挣扎着想重新站稳的普通人。
至于董卿的病,我们希望她能够早日康复。
更新时间:2025-07-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