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家香港老字号扎堆关门,死于租金,困于人工,败于傲慢?

香港餐饮业这几年过得真够呛,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那叫一个关门潮汹涌。想想那些从小吃到大的老店,一家接一家拉闸关张,心里不是滋味。海皇粥店就是个典型例子,这家从1992年开张的连锁店,巅峰时候分店多达30多家,主打艇仔粥、皮蛋瘦肉粥那种家常热乎劲。结果5月底,最后一家尖沙咀店也停业了,公告一贴,顾客在网上吐槽说以后没地方喝那口绵密粥了。跟它差不多时间关的还有金砖顿奶酪茶餐厅,开了44年,专攻奶酪吐司和港式奶茶,5月关门那会儿,店主挂了块感谢牌,附近街坊过来拍个照,感慨没了早茶去处。

再看6月,大班面包西饼全线收摊,这家从1960年代起步的烘焙老字号,发明了冰皮月饼,门店从中环到九龙到处是。关门前几天,顾客排长队买最后一批货,有人从新界特意赶来,就为囤点招牌月饼。7月,鸿星中菜的旺角最后一家也结业了,30多年历史,主打海鲜菜,员工清理东西时,门外有人围观,说这里以前是办家宴的首选地。8月,金满楼在太子区的分店停了,开业9年生意掉三成,欠租金超600万港元,被业主收回去。9月,名都酒楼关张,35年老店在旺角,主营点心海鲜,关门前调整菜单降价也没用,业主不续租就完了。

不止这些,炳记茶档这种70年街头老茶档,9月也彻底没了,以奶茶多士出名,周边小贩说少了老邻居。香港经济日报数据摆在那,从1月到6月底,全港290家店铺关门,餐饮占了近七成,差不多200家,大多是开了20年以上的老字号。业内人估摸着,要是这势头继续,年底可能有2000家餐饮店倒下。像古月餐厅,米其林推荐的新加坡马来菜,开了11年6月关,关门那天顾客爆满,排一小时就为最后一道叻沙。荣华酒楼那些中式老店也一批批落幕,员工关门后找新工,有的转送外卖。

供应商那边也受牵连,食品批发商说餐厅关了订单少,库存堆着卖不动。标普全球的数据显示,香港采购经理指数6月掉到47.8,连续五个月收缩,业务量大减,企业缩产明显。这关门潮从年初就露头,1月小店先关几家,春节后客流不够。2月零售餐饮混合店开始缩,3月连锁品牌调布局。4月老字号发警告,5月高峰期,海皇粥店那些密集关。6月公告多,7月鸿星全退。8月供应商开会聊冲击,9月名都酒楼成标志事件。整个过程经济疲软,游客少,中产移民多,铜锣湾尖沙咀租金从高峰跌九成,但还是高。

部分店铺试着自救,延长营业时间或搞促销,但没啥大用。海皇粥店关前打折清货,客流短时多点,成本盖不住。金砖顿奶酪5月前一周通知大家,引发抢购,但续租不成。大班面包6月关时,员工分剩货防浪费。名都酒楼9月前改菜单降价,难敌对手。炳记茶档关前街坊自发聚聚分享旧事,店主说人手不够扛不住。这些细节显出行业多难,关门不光经济,还运营调不过来。

租金这块是老大难,元朗45平方米铺月租6.2万港元,尖沙咀93平方米核心位25万,每平方米约2460港元。不少店租金占成本三成,拖欠常见,酒楼欠超600万。人工成本也高,法定最低时薪42.1港元,全职月薪约8083港元,实际招人得给19395港元,还缺工。服务态度问题大,茶餐厅服务员问菜单就烦,说选好再叫,奶茶上慢,主菜吃完才来。店规加码,只收现金,外带加100港元,最低消费40港元,效率优先不管客感。美食博主探店遇白眼,网友评论说这是常态。

消费者北上成大势,香港快餐50港元起,深圳同款价相当,外卖配送费高,时长超1小时。数据说香港年外出1.05亿人次,超8000万北上,去年大湾区内地消费557亿港元,人均680港元。内地品牌从2020年进驻超60家,海底捞喜茶蜜雪冰城那些,服务热情进门问好,价低9港元柠檬茶比本地20港元。它们直采食材中央厨房控成本,本地老字号跟不上。

港府2025施政报告出11项支援,豁免牌照费一年,减污水费50%,延长融资担保。莲香楼试外卖电话订,坚持现金也行。部分茶餐厅加微信支付,取消最低消费,服务员态度好点。行业洗牌在继续,老字号得变才能活,消费者看味道也看体验,变革是关键。这事牵扯广,供应商链断,员工失业,街头冷清。经济大环境,美联储降息或帮,但本地消费弱。零售转型难,线上扩但实体根基。餐饮得跟上,学内地高效服务。否则,200家关门只是开头,更多在后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老字号   香港   傲慢   租金   关门   港元   尖沙咀   酒楼   奶酪   外卖   奶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