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的开局,又是一只“黑天鹅”。
新一轮关税威胁袭来,这几天市场波动也在加大。
但市场是有记忆的。
回顾4月,那一轮关税冲击,后来被证明是一场典型的“TACO交易”。
当时,上证指数在4月7日单日大跌7%,但顽强守住了3000点的关键心理关口。次日,多部委联合出手,“中国版平准基金”亮相,市场走出了“V型”反转。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下跌,就是一次“别人恐惧我贪婪”的经典时机。
而这一回,A股的表现,其实比很多人预想的更坚挺。面对外部压力,市场并未陷入过度恐慌,整体走势坚韧,可以说是挺超预期的。
但跟4月份不同的是,在经历了一波上涨之后,A股当前的估值已经有所抬升;再加上,历年四季度本就是风格切换的关键窗口,在当前想要抓住机会“贪婪”一把,可能得重新考虑一下资产配置的天平。
最近翻了翻自己的持仓,我逐渐意识到,既然市场波动在加大,或许该给组合加点“压舱石”。比如那些四季度风格更占优的价值型品种,既能抵御震荡,又能确保在这轮权益行情中“不掉队”。
这两天市场调整,指数级别伤害不大,但前期涨得猛的科创板、创业板跌得揪心,反倒是红利、白酒、银行这些价值板块逆势走强。
是不是有点风格转换的味道了?
其实不难理解,经历连续6个月的上涨之后,A股的情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东方财富证券整理了一份当前A股市场与4月份的各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市场的估值已显著回升,融资余额也处于高位。
这意味着,市场已经攻守易势,前期涨幅过大的高弹性资产,波动风险正在加剧。
这个时候,价值风格的“高性价比”就显现出来了。
国盛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价值风格,正展现出“中高赔率+中等趋势+低拥挤度”的组合优势,这在投资中,可以说是难得的“舒适区”。加上“反内卷”政策推动、内需复苏,资金“高低切”的过程中,价值品种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资料来源:国盛证券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报告《十月配置建议:价值股的左侧信号》)
还有一个,就是“日历效应”。
从历史上看,四季度往往也是A股风格切换的关键窗口。
临近年底,资金更倾向于“求稳”,加上稳增长政策的预期会变强,那些盈利稳、估值不高的品种,或许正好能赶上“估值切换”的机会。
我们在把握科技成长类机会的同时,不妨适当关注价值风格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把风险平衡做好。这样一来,既不用担心错过科技的整体机会,也能少点“过山车”的焦虑。
那么,问题来了:“能打又抗震”的价值型基金,应该怎么选?
中欧基金的蓝小康是我一直密切关注的价值派选手,他在管时间最长的中欧红利优享,非常符合我心中的“硬指标”:
细细翻下来,中欧红利优享简直精准满足所有加分项:
很多时候,我们总忍不住想抓住收益最高的“冠军基”,但是拉长时间看,原来那些高稳定性的选手,虽然不一定是每一轮行情中的“最靓的仔”,却力争做到积小胜为大胜,在市场长跑中获得优秀的业绩。
真是波动方知价值美!这回真是被蓝小康狠狠种草了。
一起来看看,蓝小康是怎么不显山、不露水就在市场长跑中获得优秀的业绩的?
1️⃣ 与周期同频的价值多策略打法
蓝小康是中欧基金权益公募投资部价值组的组长,拥有超14年证券从业经验、8年投资经验,是一位典型的价值风格选手。
他的投资理念很清晰:赚本分的钱,赚企业经营的钱,少赚股票泡沫的钱。
但他与传统的深度价值又有所不同,他非常重视与宏观周期“同频共振”。
蓝小康将这一策略称为“系统均衡”。他把市场划分为周期、金融、科技、高端制造、TMT等多个板块,通过自上而下的研究,把握每轮周期的核心矛盾,从而捕捉不同行业价值回归和尚未充分定价的机会。
以中欧红利优享为例,他在过去几年宏观周期转换过程中,做过两次重要的“系统均衡”。
表:中欧红利优享前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目前的中欧红利优享,更像是一个“多策略组合”。
在蓝小康看来,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依赖资源消耗、政策支持逐步转向精细化、技术驱动型、更市场化的发展,企业发展比拼的是管理效率、团队文化、技术能力、信息化等,在未来,拥有阿尔法优势的企业会坚持下来。
从他公开披露的持仓也显示了这一特点:既有质量型的大盘成长股,也有红利型的大盘价值股,还有一些逆周期反转类的价值类资产。这种结构,既与宏观周期同步,也拓展了收益来源。
同时,这个多策略组合呈现的特征是注重回撤控制,力争有效规避大部分行业的尾部风险,包括房地产、光伏、新能源等领域的估值风险。
2️⃣ 严苛的选股体系
在选股的层面上,蓝小康可以说是非常“价值”了。他的选股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高质量、安全边际和负面清单。
蓝小康非常执着于挖掘高质地的公司。
在他看来,企业长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是衡量其价值的根本标准。优秀的企业会在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不断拉长久期、扩大份额,并推动ROE中枢上行——而这背后,离不开现金流的支撑。
他的持仓也印证了这一点:聚焦那些能“精耕细作”、稳健经营的公司,远离依赖资本扩张或商业模式脆弱的企业。
在选股框架中,蓝小康有一张明确的“负面清单”,坚决回避那些“疯狂扩张”、“不诚信”、“高风险”的公司。
也就是说,投资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确保组合不被击败,再追求从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
在估值层面上,蓝小康也从不冒进。
他非常重视个股的安全边际,有一套相对全面的估值体系。
这套严苛的选股体系,最终也呈现为组合的超额收益,2018年4月成立后,中欧红利优享A连续6年年度收益跑赢业绩基准及上证指数。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指数涨幅来自Wind。连续6年年度指会计年度,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3️⃣ 回撤控制能力强
重视回撤控制,也是蓝小康组合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
数据来源:业绩表现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指数涨幅、最大回撤来自Wind,截至2025/6/30。
可以发现,自2018年4月成立以来,中欧红利优享A在业绩大幅跑赢市场的同时,回撤控制也相当优异,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为25%,同期万得偏股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45%,上证指数为27%。
分年度来看,稳定性也很强,组合大部分年度的最大回撤,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及偏股型基金指数。
数据来源:业绩表现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指数涨幅、最大回撤来自Wind,截至2025/6/30。
大师级的波动管理背后,其实是蓝小康从源头上就做好的配置逻辑。
【1】严选个股,从源头控制风险,回避经营风险高、估值过高的公司,守住安全边际;
【2】侧重市场较大、波动率较低的股票,提升组合的稳定性;
【3】打造价值多策略组合,通过行业的适度分散,避免单一风险暴露。
这种高稳定性的业绩特征,也赢得了专业投资者的认可。截至中报,中欧红利优享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81%,说明机构也更看重收益背后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0630)
回到前面的话题,在当前投资环境进一步“复杂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投资方向?
我发现,蓝小康这种长周期的价值投资者,在这种时刻,反而更加笃定。
他看好当前全球局势下的中国资产重估。
在2025年中报中,蓝小康明确指出,A股市场的“全面上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都有表现的机会”。其中,传统产业优质公司的业绩改善更为确定,也更容易识别。从交易上操作来分析,PB估值低的各行业优质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
日前,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024427)将在10月16日发行。
中欧价值领航是一只A+H全行业投资的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为60-95%,还可以投资港股(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全部股票资产的50%)。
延续蓝小康的低估值价值兼顾成长的风格,这只基金主打大盘价值、大盘成长策略和反转策略,就是想在市场全面上行的背景下,捕捉更稳健的机会。
投资的本质,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而当前最大的确定性,或许就是中国优质资产正在经历的价值重估。看清这一趋势,布局这一趋势,或许正是当下投资的关键所在。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