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空间的便携NAS T2S我使用有快一年了,作为移动NAS、存储卡备份神器、移动高清蓝光播放器等诸多标签的产品,唯一让我不满的只有2盘位这个缺点;而时隔一年,极空间又推出了升级产品T6。
产品命名延续极空间系列传统,Z是家用NAS系列,T是便携NAS系列,数字则是盘位数。
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款非常特别的NAS产品,极空间T6。
嗨~我是飞帆,一个装修过几套房子、两千平米办公室,什么都喜欢研究的家电数码爱好者。
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产品,如何把产品优缺点展示给大家,是我分享的目的。
无论广告还是个人体验,努力保证体验真实、客观是基本原则!
我很少对产品外观做过多介绍,除非它真的很特别,T6就是这样的。
作为具备固定式nas+便携式nas双功能产品,T6在设计上有做兼顾,配备了桌面底座方便作为传统NAS时竖放在桌面上。
而T6的底部恰好设计有散热口,通过镂空的底座,可以与顶部的散热口形成良好风道进行散热。
右侧面有着一块1080x2160分辨率的5.99英寸触摸屏,这块高清触控屏在桌面式使用时意义不大,可以选择关闭。
但在作为便携式使用时,就可以脱其他设备对T6进行常规操作、备份存储卡等。
屏幕亮度跟DJI RC 2遥控器亮度差不多,应该在800nits左右的全屏亮度。
触碰体验上,灵敏度高反应快,屏幕可以说是让T6有了独立性,不再像T2S通过按键盲操备份了。
在屏幕下,T6的即插即备功能插入卡/硬盘/U盘后会弹出提示框,可点击备份或是阅览,没有网络、因为内置电池,不插电下也是可以使用的。
正面顶部橙色的是电源开关,下面是蓝牙与硬盘指示灯,中间是CFe B 卡与SD卡接口(速度约220MB-230MB/s),在主流相机使用的存储卡中,除了又贵又没啥人用的索尼A卡外都全部支持了。
底部两个C口规格为40Gbps雷电4,下方那个支持PD100W的电源适配器,外出时可用同规格的笔记本充电器/手机充电器给T6供电。在桌面模式下,该接口也可反向给手机等C口设备充电。
背部有10G的C口与A口各1,加上前面2个雷电口,4个USB口在接入U盘、硬盘、手机等设备时:
可以选择即时开启“即插即备”功能;
可以作为外挂硬盘使用;
考虑到多设备、多系统交叉使用的需求,T6支持的格式从基础的FAT32、NTFS、exFAT,再到比较少见的Ext4、HFS、Btrfs等都支持了。
背部还有一个万兆网口与电源接口,支持WiFi最高速度为1200Mbps。
除了拔卡出来外,T6也可以通过数据线与设备直接连接进行备份、阅览文件等操作,非常方便。
使用TF卡在户外容易丢失,直联还是更加方便的。
我就试过在户外取TF卡,弹卡掉草丛里再也找不到了,非常悲催。
前置雷电口实测速度能达到1.4GB/s,后置A口与C口约在730-740MB/s,速度非常快!
全闪NAS、便携式NAS在选择CPU上非常局限,因为要考虑散热与续航,大多选的是低功耗、性能弱、带宽少的CPU,因此大部分全闪NAS能分出的要么硬盘位少要么速度很低,性能也弱。
而这次极空间T6能有全能外置接口与高速6盘位,是得益于使用了intel的Ultra 125H,这颗常见于于轻薄本的CPU拥有14核心,最高4.5GHz睿频,并集成了超强核显GPU,最高支持8K视频输出,还有其内置的NPU单元也非常强大,最主要的是对比常见NAS的CPU,它拥有帝王级的带宽。
全闪NAS、便携式NAS在选择CPU上非常局限,因为要考虑散热与续航,大多选的是低功耗、性能弱、带宽少的CPU,因此大部分全闪NAS能分出的要么硬盘位少要么速度很低,性能也弱。
而这次极空间T6能有全能外置接口与高速6盘位,是得益于使用了intel的Ultra 125H,这颗常见于于轻薄本的CPU拥有14核心,最高4.5GHz睿频,并集成了超强核显GPU,最高支持8K视频输出,还有其内置的NPU单元也非常强大,最主要的是对比常见NAS的CPU,它拥有帝王级的带宽。
万兆网络接口、最高支持96G内存、最高支持48T硬盘以及极强的CPU,四个标签起码让我在T6上看到了几个可能:
1.图文、视频单兵/团队可以把数据文件都存储在T6上,在电脑上挂载为硬盘后直接打开编辑,解决硬盘容量不够、团队写作、文件归档、文件备份等多种需求;
2.一台超强的全闪NAS,性能超越大部分机械硬盘的NAS;
3.在1跟2的应用基础上,拥有便携特性,可应付团队出差做项目等相关工作、也可以是移动的蓝光播放器;
与传统机械硬盘的NAS相比,T6除了硬盘容量外(传统NAS4盘位最高120T),其他方面几乎都是胜出的。
T6加上8*8T的硬盘的满配状态,价格已经3万出头,而就算上8根2T的总价也要一万出头。性能与价格定位决定了它并不是小白用户、甚至许多普通用户的选择;它就是给个人、团队或公司作为生产力工具,以及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使用的。
这次随着T6与Z425的上市,极空间在系统上有两个重大更新。一是增加了应用商店,并细分了官方、第三方与Docker三种类别。
之前极空间系统被一些老鸟吐槽没有应用商店也不支持第三方应用,这次商店不但上架且都是官方校验、优化过的应用,兼容性与稳定性会更有保证。如果应用出现问题,第三方厂家修复之后,也可以最快速度独立推送更新,保证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
可以感觉出极空间逐渐在朝着开放转变,但这个转变需要合理的时间,毕竟极空间大量的用户是小白、新手、普通家庭用户,如何求稳保障数据安全与稳定很重要。
对于用户使用体验来讲,通过应用商店管理应用会更加方便灵活,可以自主选择卸载、安装、升级应用,操控度更高。
更难得的是Docker可以在商店内直接下载直接布署,并且都会优化为图形界面进行配置,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轻松使用来了。
另一个重大更新,是AI空间,这是极空间系统全新的、主要针对多媒体类文件的项目。
在AI空间内,可以针对图片、视频与音频这三类文件(可选),进行自然语言搜索,如时间、人像、场景、天气等等语义作为搜索关键词。
以前搜索习惯还是聚焦在关键词上,那到了AI空间上搜索词可以更加随意一点,比如我搜索照片“祖国的大西北”,嘿!之前在西北拍摄的一些照片就被搜出来了!
再搜索“汽车与自然”,这居然也搜出了合适的照片!
恰好前些时候去崇左拍了德天瀑布,搜索了一下,不但图片视频都搜出来了,右上角那副带瀑布的画也搜出来了...
而通过选中图片/视频,可以看到右边出现的关于图片的描述,如果是视频素材,可以通过描述进一步了解视频的内容,缩短寻找的时间。
在全范围搜索下,我们也可以在搜索结果出来后进行分类选择,如我搜索“好吃的美食”,单选图片就会出来所有美食照片。
分类中选视频,唯一的一个美食视频也被搜索出来了。
接着搜索“伤心的情歌”,达达乐队的不经意间、重塑雕像的权利的英文歌曲AT MOSP HERE与窗外,都能被识别出来。
如果说歌名让AI通过网络搜索歌词获得定义,那搜出来以Camera文件命名的歌曲视频,就是真的厉害了。因为文件名没有关联,歌手冷门(新加坡的Olivia Ong王俪婷)、歌曲冷门(14年前的《海枯石烂》的重新再唱版),AI空间都识别出来了,真的超强。
此外,AI空间还允许用户自己建立快捷搜索标签,如我搜索汽车,得出结果并做好筛选后,点击右下角加号,就可以。
随后在AI空间首页,就可以看到细项分类,直接点击就可以快速搜索了。
AI空间主要还是针对拥有者大量照片、视频(非影视类)、音乐的媒体创作者、爱好者,或是已经在极空间上备份了多年手机相册的用户,它能很快搜索到需要的内容。AI空间是需要自行选定文件夹范围的,有效避免了AI搜索到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出现,而且都是基于本地计算、本地运行,隐私保护不用担心。
摄影、视频为主的单兵/小团队,通过挂载方式把T6的文件夹映射在我的电脑中,照片、视频等原始文件都存在T6上,修图、剪辑视频都加载存放在T6上的文件,从而无需单独存放在本地,节省了硬盘空间;而存在NAS上也能多人使用,同时也把项目备份一并做了。
外拍出拍摄可携带T6,拍完就可以用即拍即备功能(插入存储卡后,屏幕上点击即拍即备);
多组团队外出拍摄的,回到工作室把卡都通过T6即拍即备;
这两种方式都轻松完成了平时“使用读卡器拷贝到电脑+电脑再拷贝到备份硬盘/NAS备份”这两步工作;团队更是便捷的完成了素材汇总收集工作。
我实测手上两张写入速度分别为260MB/s与300MB/s的128G SD卡,两张装满的128G卡备份进T6约9-10分钟,卡槽极限速度约在220-230MB/s,已经非常快了。
如果是1T、2T的CFe B 卡,建议使用读卡器接C口使用,根据读卡器不同大部分可以在700-1000MB/s进行备份。
除了存储卡槽可以使用即插即备功能,C口与A口的插入移动硬盘、U盘时也可以使用;
无论是存储卡还是硬盘/U盘等,除了可使用即插即备实现快速拷贝外,也作为外接硬盘在T6的屏幕或极空间APP中进行阅览操作。
大容量、快速备份、高速万兆NAS,这几个关键词让T6成为媒体人、摄影师、小团队的数据中心,自带电池与便携性也让它具备了外出作业的功能。
因为有内置锂电池,极空间T6就自带了UPS功能,作为桌面式产品使用时如遇到断电,内部电池可以继续提供续航,UPS电池容量很大,日常普通使用差不多能用一两个小时,记得把UPS设置最高断电30分钟后自动关机,给到足够的时间确保数据安全。
T6还配备有遥控器与HDMI输出口(4K60Hz的2.1),可以带去客户公司外接电视/投影进行项目展示,图片、视频、word、PPT等格式都完全支持。
再加上T6的性能强劲,面对小团队多任务的需求下也能游刃有余。
对静音有要求的HiFi/电影爱好者,极空间T6是目前最好的影音NAS,没有之一。
不少发烧友的独立影音室或影音空间,NAS都会跟功放等设备放在一起,机械硬盘NAS经常出现的嘎嘎嘎嘎读盘声别说是HiFi听歌会受影响,就是看电影你也会不太喜欢,而全闪NAS就是这类用户的最优选。
再加上T6有万兆接口、WiFi无线连接、48T最大容量以及超强的解码性能,都是非常契合这类用户的。
而极空间的影音管理器极影视在管理电影专业度、舒适性上处于极佳耳帝水准,是目前所有的NAS、高清播放器中最好的。
比如在电视的极影音界面,首页随机影片推荐展示非常具有氛围感,显示也非常合理。
货架式影片展示也极具舒适性,可筛选内容细致又丰富。
进入影片菜单后,演职员信息、影片简介、视频音频编码等都非常齐全。
打开影片后,字幕控制、字幕在线下载、影片转码、音频编码与透传、连续剧跳过片头等专业功能全都具备,与高清播放器的专业度完全一致。
而这些只需要用户把电影拷贝到极空间里,或是在极空间下载影片即可,整理、影片信息、演职员信息等都是极空间系统自动联网搜索下载完成的。
在音频管理的极音乐上,整体风格干净清爽,功能非常齐全,会根据歌曲信息划分专辑、歌手与流派,并支持建立歌单。
播放界面也是类似的干净风格,但常规的歌词、循环方式、唱片封面一个也没落下,还非常独特的设计了定时播放,到点自动停止。
包括软件均衡器也配备了,专业度非常高。
极空间T6也内置了下载与迅雷两种下载工具,无论是PT用户还是常规下载,都可以在挂好种子后由T6后台完成。下载完成后影片与音乐会自动加入在各自的清单,不需要用户再手动添加了。
得益于AI功能,极空间T6内置的影像处理功能提供了视频压缩转码、智能字幕生成等功能,前者可以对动辄60G-90G蓝光原盘压缩到20G左右,在电视上几乎看不出任何区别;
而后者则可以对一些生肉、或是自己拍摄制作的视频进行字幕智能生成,很方便。
这两项都是在T6后台运行,可一次性导入多部影片进行压缩或生成字幕,由系统自动排队完成即可。
而因为是便携式并有HDMI接口与遥控器,在出差旅行也可以带上,晚上在酒店追剧,享受高清移动影院也是完全可行的(使用酒店电视机顶盒的电源插座与HDMI线)。
从普通NAS用户而言,T6优势是全闪静音与性能更强两个属性,其它性能就与传统NAS差距不大了。再加上较高的产品与固态硬盘售价,以及最高48T硬盘容量,T6不适合:
入门NAS用户,太贵;
对硬盘容量需求超过48TB的用户(目前传统四盘位最大容量可达120TB);
但如果是对静音、性能有极致要求的高端用户,亦或是对价格不敏感,购买产品只考虑顶端性能的用户,那T6就可以闭眼入了。
让我给极空间T6一个定义,那就是NAS里面的便携钢炮,性能强、体积小还不插电移动使用,它的受众非常明显:
1.图文视频创作的个人、团队;
2.对多人数据协同有需求的团队;
3.数码发烧友;
4.需要静音NAS的HiFi、电影发烧友;
5.对高端NAS有需求的高端用户;
这部分受众要么有着大量的数据交换汇总、要么外出有着数据存储需求、要么对NAS性能与静音有着较高要求,而T6恰好都做到了。
T6也打破了便携NAS、全闪NAS接口扩展性、接口速率、性能上的诸多短板,唯一受限的就是硬盘容量上限。
使用中也有两个点感觉可以优化:
1.屏幕应该出厂配个钢化膜,不然外出作业戳几下就花了,尤其是给员工用更加不会爱惜;
2.接口速度高,有个扩展坞可以接机械硬盘就好了。扩展坞内插入两块机械硬盘,T6与扩展坞通过雷电接口连接,如此不就是一个完全体了嘛?当然这些涉及成本、销量等问题需要考虑。
那关于极空间T6,就跟大家说这么多体验了~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