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成功突围,华为传来捷报!美企CEO:特朗普做了错误决策

2025年9月,一场看似悄无声息的“芯战”揭开了新一幕,美国AI公司的CEO突然对外放话,说“美国不该把芯片卖给中国”,还直指特朗普政府的芯片禁令是“灾难级错误”。

这番话,不只是牢骚,更像是一声警钟,在芯片这个高科技的核心战场上,中国,特别是华为,正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突围。

随着9月18日华为一口气发布多款昇腾芯片,这场中美科技对抗的走向,似乎开始悄悄改写。

技术封锁变技术回旋

当年特朗普政府启动芯片封锁,算盘打得很精:不给中国高端芯片,中国科技就走不远,但几年过去,现实却啪啪打脸。


2025年4月,美国刚刚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AI芯片,三个月后又批不情不愿地放行了“缩水版”H20。

这还不算完,美国政府还要求英伟达从每一颗在华销售的芯片中交出15%作为“技术税”,本来想卡住中国的脖子,最后变成了收税收上瘾。

英伟达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直接把成本转嫁到了中国客户头上,芯片售价上涨近10%,但问题是,掏钱包的客户不是傻子。

当价格更贵、性能还缩水、甚至传出“后门漏洞”的时候,信任感直接崩盘,更何况,这款芯片的关键驱动还是闭源。

数据还绕道新加坡服务器,怎么可能不让人警觉,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级的数据安全底线。

而就在这一来一回之间,市场悄然生变,原本依赖H20的中国AI企业,开始集体转向华为,数据显示,仅仅在几个月内,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从31%猛涨到49%,

而华为的市场份额也稳稳占到三分之一,英伟达不但没把中国市场守住,反倒亲手把客户推给了竞争对手。

这场“既想赚钱又不想放权”的政策操作,最终变成了“战略自伤”,《金融时报》说得直接:美国既没保住技术优势,又失了中国市场。

俄罗斯媒体更早就预判,美国的芯片战根本打不赢,因为这场战役的设计和思维还停留在单极时代,早就跟不上多极化现实。

华为逆风翻盘

面对技术封锁,华为没有跟风去拼最新制程工艺,而是另辟蹊径,玩起了“差异化路线”,绕开制程短板,主打集群效能,听起来有点像“打不过你,我就换一个战场”,但这一套打法,正好打到了要害。

9月18日,华为发布了昇腾950、960、970三款芯片,虽然这些芯片将在未来三年逐步上市,但它们的技术路线已经清晰。

不靠单颗芯片的极致算力,而是靠集群化、体系化的算力架构,比如昇腾960,就能通过“灵衢”协议把上万颗普通芯片组合成一个算力巨舰,最大能撑起99万卡的超大AI集群。

这个“灵衢”技术听起来像是芯片界的“高铁连接网”,它的作用就是让每一颗芯片不再孤军奋战,而是像城市电网一样互联互通。

而且,华为还自己搞出了HiBL自研HBM内存,容量128GB,带宽1.6TB/s,跑大模型毫无压力,在实际测试中,相比英伟达H20,昇腾950PR的算力提升了两倍,运行成本还降低了30%,简直是“降本增效”的教科书。

更重要的是,华为的芯片不只是硬件强,它在软件生态上也下了血本,从底层的CANN计算架构到上层的MindSpore深度学习框架,华为等于自己搭了一整套“芯片+平台+应用”的闭环生态。

目前已经有3000多家企业加入昇腾生态,涵盖智慧城市、交通、安防等多个领域,解决方案超过10000个。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企业在危机中练就的“系统工程能力”,正如任正非说的:“我们用数学弥补物理差距,用集群弥补单芯片短板,”换句话说,面对封锁,华为没有一头撞南墙,而是学会了用“换道超车”的方式,绕出了新路。

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未来

芯片竞争从来不是孤岛游戏,一家企业的突围,背后连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华为的快速突破,正在撬动整个AI芯片生态的重心。

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5月就承认,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特朗普政府上台时的95%跌到了50%

这不是一个小数点的问题,而是半个市场的流失,摩根大通的报告也显示,中国AI芯片的自给率2025年年中已经冲到50%,未来三年预期将突破80%。

包括腾讯、字节跳动在内的多家头部公司都暂停了H20的采购,转而测试华为的昇腾910B。

这种变化,不只发生在市场层面,更在标准制定上显现出中国的“存在感”,过去,全球芯片标准主要是英特尔和英伟达说了算,强调的是制程、工艺、单芯片性能。

但现在,中国开始推动“集群优先”的标准体系,《AI芯片异构计算接口标准》已经获ISO立项,华为、寒武纪的架构设计也被纳入国际参考,标准一旦立住了,话语权自然就从“跟着买”变成了“带着定”。

而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封锁政策也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欧盟开始对美国数据中心企业征税,日本打算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

德国则公开警告:今天你能对芯片收税,明天就可能波及汽车、化工等行业,与此同时,RCEP区域内的芯片贸易占比快速上升,从22%涨到35%,去美元化、去美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更有意思的是,连OpenAI的CEO奥特曼也发出提醒:中国AI的进步可能被美国低估了,这是一种很典型的“理性焦虑”——不是怕中国发展,而是怕美国错判了局势。

美国试图用封锁维持芯片霸权的时代,正在被现实慢慢推翻,华为的突围不是偶然,更不是“运气好”,而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压力下选择了更复杂也更正确的路线。

今天的芯片竞争,已经不是“谁能造出最小制程”,而是“谁能撑起最大的生态”,技术的未来,不靠封锁,也不靠独霸,而是靠创新和适应力。

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一个思路:技术不一定非得跟着西方走,关键是走出自己的路。

中美芯片之争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全球科技治理权的深层博弈,而这场博弈正在告诉我们:时代变了,规则也该更新了。

谁能把技术做到真正服务用户、服务社会,谁就能在未来的数字时代站稳脚跟,封锁只是旧思维的延续,而突破,才是新秩序的开始。

信息来源:

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 2025-09-18 11:28·观察者网

黄仁勋:英伟达在华市占率从95%暴跌至50% 2025-05-21 16:22·观察者网

华为披露未来三年昇腾芯片演进规划和目标,明年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 2025-09-18 10:52·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科技   华为   捷报   中国   芯片   错误   美国   英伟   技术   集群   未来   生态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