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a股零售业上市公司永辉超市,最近日子不好过。刚刚,这家曾经的“生鲜之王”发布公告,第二季度拟关闭186家超市门店,预计损失8.27亿元。
有料财经查阅上市公司公告数据,这是永辉超市今年第二次大规模闭店,上半年永辉关闭227家亏损门店,财报数据显示永辉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由盈转亏,大幅亏损2.41亿元。#财经##福州头条##永辉超市##有料财经股市分析##永辉超市困中求变 胖东来能救吗#
作者:财经有料哥【有料财经】
编辑:小爱【有料财经】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有料财经股市分析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关注,a股吹哨人财经有料哥带你看懂世界经济和金融财经事件,分析背后原因和逻辑,挖掘投资机会。
我们把时间倒回2019年,当时的永辉超市还是中国超市行业的优等生和a股白马股,年营业收入932亿元,门店数量1440家,上市公司股价最高冲到11.72元。
短短五年,这家a股公司变成“亏损专业户”。
2024年营收跌到675亿元,净利润-14.65亿元,资产负债率都飙到88.7%。
今年经营状态进一步下滑,去年上半年盈利2.75亿元,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有料财经认为永辉困境并非个案。
2023年全国关闭超市门店超800家,传统商超普遍面临规模神话破灭危机。
零售业多元化充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实体零售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来自社区团购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永辉将翻盘希望押在了河南许昌零售网红胖东来身上。
2024年5月,永辉超市高调宣布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
以“商品精选、服务升级、环境焕新”为核心推进门店调改。
有料财经认为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胖东来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以极端精细化运营著称:给员工发行业两倍工资、卖三块钱的西瓜敢包退包换、甚至给清洁工设计10种不同用途的抹布。
创始人于东来经营哲学:“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你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对社会好,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于东来挣了钱,年底拿出50%分给员工。
胖东来商品质量控制近乎苛刻:肉类检测项目比国家标准多出15项;活鱼要在清水中养10天清除硫酸铜残留才销售,鱼重减轻15%的损失由企业承担。
品质至上的理念,加上无理由退换货政策和500元投诉奖等创新举措,让胖东来在四线城市许昌创造了零售业奇迹。
那么,永辉超市“胖改”能迎来转机吗?
永辉调改取得了表面成效。
6月19日郑州信万广场店改造首日,单日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远超周边商圈总和。
2025年6月30日永辉已调改开业124家门店,计划到9月30日前完成200家。
调改门店员工薪酬结构优化,41家稳态调改店累计向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2634万元。
但是,有料财经认为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于东来曾经直言:“如果员工到手工资不到4000元,这家超市可以关了”。
他说到做到,胖东来店长平均月薪78058元。
永辉超市呢?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调改店员工工资仅从3000元涨至4500元左右。
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背后的根本性差异,让永辉超市抄胖东来作业进行的“胖改”,更像是一场形似而神不似的模仿秀。
更加严峻的是财务压力。
根据券商研报测算,永辉超市“调改”单店改造成本或超过800万元。
上市公司流动比率0.75,意味着所有流动资产变卖,都不足够还短期债务。
名创优品老板叶国富入股,虽然为永辉带来62.7亿元资金,但是这位新股东主导的改革能否奏效,目前看仍然是个未知数。
永辉超市现在陷入企业转型阵痛过程中的两难抉择。
继续关店可能引发供应商集体撤退,不关店又扛不住每天烧钱。
在刚刚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吴凯之承认2025年计划关闭门店数量较多,公司整体营收额将低于2024年水平。
就算下半年调改门店实现明显的销售同比增长,短期内盈亏水平持续承压。
被抄作业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似乎对永辉的“模仿秀”并不看好。
他曾经吐槽:“花钱买了个罪受”。
这反映出零售业转型的核心矛盾:胖东来的成功,是建立在许昌这一特定市场以及高人力成本投入基础上。
这种模式能否在全国性连锁超市进行简单的复制抄袭模仿而取得效果,财经有料哥认为需要打上问号。
接下来,永辉超市的中小股东们,现在关切的问题是“胖改”取得的成绩是带来曙光初现,还是回光返照?
永辉线上业务或许是一线希望。
上市公平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线上营收54.9亿元,占营业收入18.33%,较去年同比减亏3475万元。
永辉线上超市自营到家业务以及第三方门店覆盖率已达90%。
有料财经分析这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可能比单纯的模仿胖东来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把在单店成功的胖东来模式,复制到全国拥有552家门店的永辉超市体系当中,无疑是一场世纪豪赌。
在规模效益与精细化运营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接下来的重点。
a股牛市吹哨人财经有料哥认为永辉超市困境,折射出中国零售业的集体焦虑。
当规模为王的时代落幕,区域品牌的小而美模式似乎成为了零售业救命稻草。
即便如此,连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自己都说:“胖东来经营模式有可借鉴的地方,但要完全复制并不容易,也没必要。”
抄作业容易,难的是理解解题思路。
永辉需要的不是照搬胖东来的标准答案,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这场转型生死战的结果,不仅决定一家企业命运,还将重塑中国零售业未来格局。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