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女儿初二开学后,第3次接她回家。
第一周的时候,因为暑假开学,她们刚升到初二年级,新学期,吃饭问题和新换班主任以及其他几科的老师,都需要适应。
第1次接她回家时,她说那一周过得好慢好慢。
孩子进入青春期,升了一个年级,新增了科目,压力更大了。
我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她开心一点儿。
第2次接女儿回家时,我跟她约定,每周放假请她去外面吃好吃的。
上周带她去吃了麦当劳。
这周第3次接她,看她状态好了很多,我们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手舞足蹈聊了一路。
今天在家写作业,明天带她出去,问她想吃什么?
她说上周就想好了,这次吃蛋糕喝喜茶。
好嘞,没问题。
每周放假一次,算是有一个小小的期待吧。
青春期,本来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容易有矛盾,我几乎不问她的学习,除非她自己跟我聊。
青春期,是孩子向成年人过渡的一个时期,以后他们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责任。
现在,他们还是个孩子,健康是第一位的,尽量让他们在这个阶段开心一点吧。
02
家里需要一个孩子。
女儿回家后,我很高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要生孩子。
我人到中年,突然觉得自己不如以前有活力了。
家里还有个老人需要照看。
我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说,长期守着年迈的老人,日子久了,看着他们行动迟缓,连带着自己的生活也好像少了些活力,心里总觉得闷得慌,没什么盼头。
婆婆有点肢体残疾,只有一只胳膊能动,走路也很缓慢。
女儿还小的时候,我自己带孩子,也要给老人做饭,一做就是十多年。
那时候,感觉自己挺有活力的,带着孩子又唱又跳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可能最近两年比较明显吧,到了40岁,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唱唱跳跳了。
孩子上初中开始住宿,家里也少了活力。
每次要接孩子回来时,我都很兴奋,想着要给她买什么好吃的。
这两天有点感触,可能这就是家里需要孩子的原因吧,他们会带来新的活力。
人到中年,正走向老年的路上,本来就已经很郁闷了。
一个人的时候会胡思乱想,孩子在家,代表着新生,他们的人生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只要看到孩子的笑脸,我也会跟着开心。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更不去关注孩子的分数了。
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03
我与女儿小日常:爱是相互的。
上周女儿说想吃板栗,
我说行,
板栗快下来了,
外面有卖的了,
我就给你买。
昨天早上出去运动,
绕到菜市场,
刚好看到新出锅的板栗,
就买了1斤。
昨天下午去接女儿放学,
先给她带了几个。
今天女儿起床后,
坐在她的书桌前剥栗子。
我本来想过去跟她说,
栗子凉了不好剥,
要不要我给你热一下。
我看到她在桌面铺了一张纸巾,
上面放着几个栗子。
我心里暗想,
是在给我剥吧。
我没吱声,
让她给我拿了几个凉板栗,
我去饼铛里热一下试试。
然后我就到厨房洗菜做饭。
过了一会儿,
女儿拿着一把栗子过来给我。
我先客气了一下说,
栗子这么不好剥,
你自己吃吧。
她说好剥,
还是要给我。
我就拿了一半,
给她留了几个。
等我用饼铛热了几个栗子,
剥了一下,
觉得好剥多了,
就给她拿过去了。
我说你吃这个,
这个又好剥又热乎。
我在厨房做饭,
女儿时不时过来搂我一下,
我就跟她说,
你回来我真开心。
孩子回来,
就觉得家里活跃起来了。
对孩子表达爱,
说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学到了,
以后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你。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