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一度展现出修复中韩关系的积极姿态。令人颇感意外的是,6月26日,韩国方面宣布对中国进口不锈钢厚板加征反倾销关税。
这一举措,与他此前高喊修复关系的表态形成了鲜明反差。面对韩方的行动,中国并未沉默太久。
仅仅5天后,中方迅速发起反制,7月1日,开始对包括韩国在内的相关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乍看之下,李在明政府的举动似乎自相矛盾,但细察其整体布局,他的操作也是一种明智选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6月26日正式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多种钢铁产品及连二亚硫酸钠挥舞起反倾销税的大棒。
其核心指向中国的钢铁产业,除了对特定不锈钢厚板征收超过20%的反倾销税外,碳素钢板、热轧钢板同样未能幸免,被施以最高可达38.02%的临时反倾销税;甚至连工业原料连二亚硫酸钠也被纳入打击范围,面临15.15%至33.97%的临时税率。
韩方给出的理由直指中国产品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此举意在筑起贸易壁垒。不过,这道壁垒的建立者似乎低估了邻居的反应速度与决心。
中方并未陷入冗长的外交辞令或抗议,其回应是教科书级别的贸易反制。依据国内《反倾销条例》,商务部迅速完成调查评估,旋即建议延续既有关税措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果断拍板,自7月1日起,对源自韩国等四方的相关不锈钢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为期五年。
从韩方发难到中方亮剑,全程仅隔五个昼夜,效率之高、指向之明确,清晰展现了中方在贸易争端中不惹事也绝不怕事的鲜明立场。
值得玩味的是,中方此次延续的反倾销措施,其继续二字深藏玄机。该措施始于2019年7月,按常规本应到期终止。
韩方本可静待解禁曙光,却在黎明前选择主动点火。结果不仅未能动摇中方,反而引火烧身,亲手将本将到期的制裁锁链又加固了五年。
更令韩国处境略显尴尬的是,欧盟、英国、印尼这些原本在续税名单上的经济体,纯粹是因韩国的神助攻而被意外牵连,可谓遭受了池鱼之殃。
李在明政府这步关税棋,瞬间将自身推向了国际经贸摩擦的更前沿,其实用外交开局便迎来严峻压力测试。
细察李在明就任初期的外交动作,一幅充满张力与微妙平衡的图景逐渐展开。他一方面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大声疾呼修复对华关系,批评前任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导致韩中关系跌入谷底,强调实用主义才是韩国出路,甚至表示外交不该是不平等博弈。
不过,其政府却在关税问题上对中国展现强硬姿态,这种言行间的温差令人侧目。几乎与对中国挥动关税大棒同步,李在明政府另一只手也在向大洋彼岸的美国释放复杂信号。
6月底,新任韩国贸易部长高调访问华盛顿,穿梭于美国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及国会山之间,核心诉求是恳请美方在关键的7月9日截止期前高抬贵手,避免对韩国至关重要的汽车、钢铁等产品恢复25%的高额关税。
韩部长言辞恳切,强调谈判是建立未来合作新框架的契机,承诺积极磋商,并忧心忡忡地转达了韩国业界对美国出口管制的焦虑。
只是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强硬通牒面前,这种求情显得苍白无力,双方会谈再次无果而终,凸显韩国在美方贸易压力下的被动与无奈。
李在明真正的神来之笔在于其展现独立性的关键几步,当北约峰会于6月24日至25日在海牙召开,这位新总统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缺席,打破了韩国连续三年参会的惯例。
官方解释虽提及国内事务繁忙和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但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不愿轻易被绑上西方军事同盟的战车。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缺席北约峰会后不久,一个由十余名跨党派议员组成的代表团悄然抵达中国上海。
代表团虽低调宣称只为谈生意,但洽谈清单分量十足,从炙手可热的AI合作、关乎国家产业命脉的半导体供应链备忘录,到具有战略意义的自贸区升级方案,涵盖广泛。
这一系列操作精准诠释了李在明标榜的实用外交精髓,既要在老大面前做做样子,又要为自己预留退路,更要紧紧抓住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关乎国运。
李在明政府看似矛盾的言行背后,是一套逻辑自洽且以国家生存发展为最高准则的实用主义哲学。6月26日他在就任后的首次国会施政演说中,清晰阐述了这一核心理念。
韩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超越进步与保守的意识形态分野,灵活应对国际贸易变局与供应链挑战。他反复强调,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俄罗斯、美国,都需要建立友好关系。
这绝非外交辞令,而是身处大国夹缝中的中等强国一种近乎本能的生存策略。这种实用主义导向清晰映射在其内政外交的具体布局上,拒绝在美中之间公开选边站是其底线思维。
缺席北约峰会、派团访华,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部长赴美求情并行不悖,本质上都是试图左右逢源,为韩国争取最大回旋空间和实际利益,避免成为大国对抗的直接牺牲品。
李在明深知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是韩国发展的基石。他上台仅一周,韩国军方即停止对朝扩音器喊话,朝方随后也停止对韩广播,双方紧张氛围得到初步缓解。
他承诺推进恢复军事热线等沟通渠道,寻求建立和平带动经济,经济强化和平的良性循环,展现出与前任不同的半岛政策思路。
面对韩国央行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1.5%调至0.8%的严峻现实,李在明将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定为首要任务。
其政府火速推动规模高达30.5万亿韩元的第二轮补充预算案,核心是向全民发放惠民消费券并减轻个体户债务负担,力图刺激内需。
同时,他誓言大力投资AI、半导体等尖端产业,推动制造业革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旨在为韩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引擎,破解“低增长陷阱”和两极分化困局。
因此,即使在对华加征关税引发中方强力反制、国内经济承压加剧的情况下,李在明的选择依然有其内在的明智逻辑。
当中方反制措施落锤,韩国部分产业注定要承受这份加码的压力。李在明政府对中国挥出关税之拳以安抚美方,就必须咽下中方反制这杯自酿之酒,这是身处大国博弈夹缝中的国家难以逃脱的现实。
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路线,本质是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背景下,努力为韩国拓展生存空间。其策略核心是拒绝公开站队,通过双边关系的灵活操作,最大限度维护韩国经济利益与安全关切。
韩国总统李在明首次发表施政演说:推进实用外交——界面新闻2025-06-26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为5年——每日经济新闻2025-06-30
海牙街头举行抗议活动 韩总统李在明:中东形势严峻 将不参加北约峰会——红星新闻2025-06-23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