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南山学院毕业生芦庆欢在龙口的创业故事受到了新华社的关注


日前,记者来到东海科技孵化产业园,探寻这个“00后”大学生浓郁乡愁背后,创业路上感受的温情与暖意。
在他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里,23岁的芦庆欢正俯身于操作台前,用刻刀一点点雕琢微缩老屋的砖瓦纹理。他刚复原了安徽的一所家属院大楼——这些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老楼房,正通过他和团队的巧手,以微观模型的形式被永久留存。

芦庆欢是南山学院的毕业生,一个从德州农村走出的“00后”。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龙口创业,专注于微缩模型制作。这一决定,不仅源于他对老屋记忆的执着,也离不开龙口对青年创业者的坚实支持。

从个人乡愁到千万流量
一个“00后”的创业初心
芦庆欢与微缩模型的结缘始于2022年。当时还在求学的他,偶然在网上接触到这一领域,瞬间被吸引,并专程赴济南拜师。当师父问他最想做什么作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做我家的老屋。”

那座德州农村的老砖房,是他17年成长记忆的载体。槐花香、院子里支桌吃饭的热闹、墙上挂满的玉米辣椒……这些画面成为他第一个作品的灵感来源。通过数砖块推算尺寸、连续8小时雕刻砖纹,他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等比例微缩模型,并在网上发布后意外获得千万播放量。许多网友留言:“这就是我老家的样子。”

自大学时期起,芦庆欢和团队成员凭借着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建筑的深刻理解,以一个个精心雕琢、满载乡愁的作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订单纷至沓来,“微景空间工作室” 也逐步走上正轨。


园区“拎包入住”+三年免租
龙口为创业者精准护航
大学毕业后,芦庆欢有了继续留在龙口创业想法,他的创业项目很快引起龙口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的关注。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根据其项目需手工操作、需安静创作环境的特点,在东海科技孵化产业园为其量身定制了办公空间。新场地设有专门操作台,与办公区域合理分区,基本实现“拎包入住”,园区为他提供了3年免租政策,极大缓解了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

“园区不仅给场地,更给方向。”芦庆欢回忆,起初他仅提出200平方米的办公需求,但园区在与团队深入交流后,判断项目具有高成长性,主动在其工作室对面预留了扩展空间,为后续团队扩张提前布局。


“不仅给场地,更给陪伴”
个性化服务滋养企业成长
龙口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对众多创业企业的支持远不止于硬件。园区定期组织创业经验分享、政策解读课程,并针对“科小”“高新”等企业资质申报提供专业指导。更重要的是,龙口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联合多部门,通过调研交流,围绕企业孵化、经营方向、政策争请、资金需求等环节形成闭环服务,并且专门搭建华东科创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技术人才对接互动,实现技术需求、成果落地和金融资源的实时对接,满足创业项目落地需求,“因企施策”的个性化服务,让企业的创业路走得更加顺畅。

如今,芦庆欢的工作室在微缩模型领域已颇具影响力,业务涵盖老房子还原与历史题材创作两大板块,每年,他与团队能制作300余幅微缩场景模型作品。从个人乡愁出发的事业,正在成为连接更多人情感记忆的桥梁。而我市通过精准的政策配套、贴心的园区服务、持续的成长陪伴,正吸引越来越多像芦庆欢这样的年轻创业者扎根。在这里,创业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有温度、有记忆的成长体验。正如芦庆欢所说:“我们留住的是老屋,而龙口留住的是我们创业的初心和信心。”
爱在龙口,留在龙口
为有梦想的年轻人点赞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